今年以來,A股要約收購市場不斷升溫。根據Wind統計,今年已有17家公司涉及要約收購,遠超去年全年的11家。在上述要約收購中,既有主動要約,也有被動要約;既有全面要約,也有部分要約。從要約收購方來看,除了大股東,還有上市公司。在宣布被要約收購后,大部分公司如申科股份、浩歐博、ST新潮等紛紛大漲。
要約收購是指收購人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公開向上市公司的全體股東發出收購要約,一般分為全面要約和部分要約。要約收購約定的收購期限一般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過60日。各國法律對強制要約收購觸發點的規定各不相同,我國目前的強制要約收購觸發點定為30%。
8月6日,申科股份發布公告,深圳匯理鴻晟產業控股企業(有限合伙)正在進行要約收購公司股份。本次要約收購的申報價格為16.13元/股,期限為30個自然日,從7月29日至8月27日。收購人取得公司41.89%股權,觸發了全面要約收購的義務,向除控股股東何全波及第二大股東北京華創外的所有股東發出要約。
此前,山東棗莊市臺兒莊區國資中心旗下的深圳匯理以10.13億元成功競得申科股份41.89%股權,這一交易觸發全面要約收購義務。申科股份今年至今股價大漲逾五成。
一般來說,通過要約收購,收購方可以快速收購大量股份,從而對目標公司進行控股。不過,由于要約收購通常需要以溢價進行,且需向大部分股東發出要約,收購方需要擁有強大的資金實力。
今年要約收購的一大特點是出現了多起一家上市公司對另一家上市公司發起要約收購的情況,如海南機場要約收購美蘭空港、海光信息要約收購曙光數創、中國生物制藥要約收購浩歐博等。
4月30日晚間,海南機場宣布擬23.39億元收購港股美蘭空港50.19%股權,成為美蘭空港的控股股東。本次交易完成后,海南機場繼續對美蘭空港發起全面要約收購。
從今年要約收購案例來看,其目的大概有以下幾點,一是實施行業內橫向整合,二是大股東鞏固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三是借此獲取上市公司控股權。
要約收購是否蘊藏投資機會?深圳一家私募基金高管表示,“要約收購套利的核心原理就是二級市場股價和要約價格之間的差價。一般來說,要約收購價相對于目前股價溢價率越高、要約收購比例越大,對股價的提振作用越明顯。”
(來源:深圳商報 作者:陳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