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中非共建“一帶一路”,深入實施中非質量提升計劃,推進中非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派專家團隊赴贊比亞奇邦博農場與錫納宗圭農場,實施第二期農業標準化技術援助項目,為當地500余名技術骨干和管理人員精準賦能,助力贊比亞農業提質增效。
研討定制本土良方
聚焦小麥、玉米、辣椒、萬壽菊等作物全產業鏈,專家團隊與農場負責人、種植管理部、技術工人等農場主要技術人員深入研討,將中國成熟經驗與贊比亞實際相融合,共同優化制定出30余項科學、實用、可操作的“本土化”標準,推動中國農業標準化經驗在贊比亞本土落地生根。
專題培訓操作要點
為提升種植工人的標準化意識水平,專家團隊為500余名農場管理人員和種植工人舉辦了標準化栽培要點專題講座,系統講授四種作物不同種植環節的操作技術要點,發放圖文并茂的《辣椒全程標準化種植技術要點》《萬壽菊全程標準化種植技術要點》等手冊,讓復雜標準一目了然。
田間課堂手把手教
在辣椒和萬壽菊田間,中國專家細致觀察工人操作,手把手指導播種深度、株行距、定植、水肥管理等技術要點。錫納宗圭農場生產主管穆倫加由衷贊嘆:“中國專家教的方法太實用了!以前種辣椒很隨意,現在知道了標準行距能讓辣椒長得更大、病害更少。以后我的工作一定能做得更好!”
競賽點燃標準熱情
專家團隊還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標準化知識競賽,吸引了約50名農場技術骨干和管理人員參與,內容緊扣當地主栽作物的標準化生產規程。工作服、紀念品以及日常生活必需品等實用獎品激發了學員學習和應用的積極性。
從理念傳播的課堂,到汗水澆灌的田間,再到智慧碰撞的賽場,中國專家在贊比亞農場播下了標準“軟聯通”的種子,更播下了中非“心聯通”的希望,為中非共建“一帶一路”書寫嶄新篇章。
(來源:新華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