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敦消息:近日,中國援圭亞那醫療隊在林登醫院開展可視化醫療技術,成功救治多名當地患者。援圭亞那醫療隊林登點隊長、麻醉醫生豐亮將超聲引導深靜脈穿刺技術和可視喉鏡技術引入當地,指導并提升了醫院的麻醉和急救水平,為多名患者的搶救贏得了寶貴時機,贏得了當地醫護人員和患者的高度贊譽。
在成功置入深靜脈置管搶救成功一名垂危患者后,林登醫院的馬歇爾醫生興奮地表示,超聲引導技術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方式,掌握了這項技術后我們可以迅速精準定位血管和神經,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患者痛苦減少,并發癥發生率也顯著降低。”這一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手術效率,也為當地醫生帶來了更多信心。
豐亮醫生(左二)帶領當地醫生馬歇爾(左一)進行超聲引導下深靜脈穿刺技術。(中國醫療隊供圖)
林登醫院地處圭亞那內陸,醫療資源相對匱乏,當地醫生學習交流機會較少。傳統麻醉和有創操作都要依賴醫生的經驗和手感,成功率低且風險較高。豐亮醫生抵達后,迅速發現這一問題,并決定引入超聲引導技術。他通過手把手教學,指導當地醫生掌握超聲引導下的深靜脈穿刺、外周靜脈穿刺及神經阻滯技術,使操作精準度和安全性大幅提升。此外,豐亮還利用中國捐贈的兩套可視喉鏡設備,為麻醉科和急診科醫護人員開展了系統培訓。過去,困難氣道患者的氣管插管常因視野不清而反復嘗試,延誤搶救時機。如今,可視喉鏡通過高清攝像頭清晰暴露聲門,使插管過程直觀可控。“可視喉鏡就像一雙明亮的眼睛能幫助我們快速完成氣管插管,這樣患者安全更有保障。”麻醉科護士娜奧米感慨道。
豐亮醫生(左二)帶領當地醫生運用可視喉鏡完成氣管插管操作。(中國醫療隊供圖)
可視化技術的引入為林登醫院的醫療掃除了“急救盲區”,同時也使醫療安全和質量顯著提升,醫務人員對于復雜病例處理能力增強,醫院整體服務水平邁上新臺階。中國援圭亞那醫療隊始終秉持“授人以漁”的理念,通過技術培訓和設備支持,為當地打造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不斷賦能圭亞那醫療衛生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來源:新華絲路 作者:田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