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7日晚,英國央行公布最新利率決議,把基準利率從4.25%下調至4.0%。這將是自2024年8月以來的第五次降息。
值得注意的是,英國央行首次在一次會議中進行兩輪利率投票。第一輪投票結果為:4人支持降息25個基點,4人主張維持利率不變,外部委員Alan Taylor支持降息50個基點,形成4:4:1的僵局。第二輪中,Taylor轉而支持25基點降息,最終降息方案以5票優勢通過。
目前,英國通脹仍處于高位,但就業市場已出現明顯降溫跡象,因此央行內部分歧巨大。
英國6月份通貨膨脹率升至一年多來的最高水平。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年度同比上漲3.6%,5月份為3.4%。與此同時,核心年度CPI從5月的3.5%上升至3.7%。英國國家統計局(ONS)指出,6月份食品價格漲幅為2024年2月以來最大,同時服務業通脹保持在4.7%。
盡管英國央行自2021年5月起就與通脹纏斗,但最新民調顯示,70%的民眾預期未來一年物價將加速上漲。分析指出,這種“通脹心理”使得央行任何寬松舉措都可能被解讀為“放任物價”,進一步加劇“薪資—物價螺旋”。
英國央行預計,9月份通脹率將達到4%峰值,并上調2025年、2026年和2027年CPI通脹預測,表示將于2027年第二季度降至2%的目標。
就業方面,最新數據顯示,英國二季度新增就業崗位創下三年新低,部分工廠甚至開始裁員。
荷蘭國際集團(ING)的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經濟疲軟無疑正在加劇。Indeed的職位空缺數據表明,英國就業市場的降溫程度超過了其他主要經濟體。”
英國央行指出,英國經濟增長有一定下行風險。盡管英國與美國達成了一項相對有利的關稅協議,但這對經濟增長影響不大,因為服務業占經濟活動的大部分。英國央行預計,關稅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對英國經濟的影響最大。不過,該央行將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從5月份的1%調高至1.25%。
英國央行重申其指引,即在進一步削減借貸成本方面“采取漸進和謹慎的方式”,但在其關于前景的信息中增加了一條新線索,暗示其降息行動可能即將結束。英國央行表示,“隨著利率下調,貨幣政策的限制性有所下降”,不再直接表示“政策仍然是限制性的”。
英國央行表示,利率方面沒有預先設定的路徑。停止降息進程對財政大臣里夫斯和首相斯塔默來說將是一個打擊,他們一直在努力實現對選民的承諾,加快英國的經濟增長。
英國央行行長貝利表示,降息決定是“相當平衡的”。未來降息需要“逐步且謹慎地”進行。
(來源: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