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券商暑期實習招聘火熱進行中。調查發現,截至當前,已有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第一創業證券、國投證券等券商啟動相關招聘。不過,在求職者應聘心切的同時,也會誤入陷阱。8月6日,中信證券發布重要提示指出,個別不法分子打著付費實習內推、有償面試輔導的幌子設置詐騙陷阱,并提到有少數同學因求職心切誤入陷阱,造成財力和精力的損失。對此,有律師明確,若在面試輔導過程中,相關機構以“實習內推”為由騙取求職者支付高昂費用,行為人已涉嫌構成詐騙罪。
券商發文提示招聘陷阱
正值券商暑期實習招聘階段,與此相關的付費內推、有償輔導等詐騙陷阱也浮出水面。8月6日,中信證券發布重要提示指出,關注到個別不法分子打著付費實習內推、有償面試輔導的幌子設置詐騙陷阱,少數同學因求職心切誤入陷阱,造成財力和精力的損失。
在提示相關騙局后,中信證券表示,如有人冒用中信證券或中信證券員工名義,以提供公司面試、實習、內推等機會為由,向求職者收集簡歷并索取相關費用,均為騙局。
回顧2024年,中信證券也曾發布相關實習騙局通知,指明騙局形式涉及:付費實習/內推、保過/求職輔導班、“有條件”的實習機會等。例如,不法分子冒用中信證券或中信證券員工名義,或是通過求職機構、求職公眾號等渠道:以提供實習名額、內推機會、導師背調、實習證明等為由向候選人收集簡歷并索取相關費用;宣傳付費求職輔導班、保過面試/保證留用輔導班等;要求學生開戶、引薦客戶、購買理財產品等換取實習機構及證明等,均為騙局。
據了解,今年5月,有用戶在小紅書發文表示,其研一在讀,想找暑期實習,并在小紅書看到一篇帖子表示可以提供內推,就向該博主咨詢兩家頭部券商實習付費內推的價格,了解到線上實習價格是7000元起,實地價格是1.8萬元起。但該用戶在了解價格后,便放棄相關念頭。
留美職業服務中心法律顧問,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王德怡表示,“這些所謂的面試輔導機構通常并沒有和券商建立真正的聯系,他們往往通過網絡引流、夸大宣傳或暗示有某種‘特殊關系’,吸引求職者采購付費服務。相關券商應當及時通過公開渠道表明態度,即尚未與任何付費輔導機構有過合作,請廣大求職者切莫上當受騙。這些中介機構涉嫌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構成民事欺詐。求職者可向行政主管部門投訴,也可向相關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相關公司退賠損失”。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智斌也提到,面試輔導本身屬于知識服務,只要內容真實、明碼標價、不承諾“保過”或“內部名額”,即與一般的職業培訓無異。但如果在面試輔導過程中,行為人以“實習內推”為由騙取求職者支付高昂費用,行為性質就發生了變化,此時行為人已涉嫌構成詐騙罪。如果行為人確實通過券商內部人員購買特殊通道,行為人和內部人員還可能觸及行賄、受賄等罪名。
求職仍需通過正規途徑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當前,已有包括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第一創業證券在內的多家券商啟動了2025暑期實習招聘。
例如,中信證券已全面啟動2025年分支機構暑期實習招聘,工作地點涉及全國31家分(子)公司及其下屬營業部,崗位職責為協助進行證券投資相關的客戶開發與服務、金融產品銷售以及其他投融資和資本中介業務,為全球客戶提供財富保值增值的全方位金融服務。
中信建投證券招聘的實習崗位則包括投資銀行類、投資研究類、市場營銷類、金融科技類等。第一創業證券的相關招聘啟事更強調,“表現優異者有機會提前鎖定2026屆校招提前批資格,快人一步拿Offer”。與此同時,國投證券、申萬宏源等也已開啟2026屆暑期實習招聘。
從招聘進度看,中信證券此次暑期實習招聘于6月啟動,在7月上旬—8月上旬進行簡歷篩選,7月上旬—8月中旬進行在線測評與面試,7月中旬—9月進行暑期實習。個別機構則已完成招聘,例如申萬宏源已在7月舉辦了暑期實習開營儀式。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招聘內容均通過機構的官方公眾號或官方招聘公眾號發布。同時,相關招聘信息也明確了投遞渠道或投遞郵箱等官方渠道。相較之下,部分求職賬號或公眾號同步發布了上述招聘信息,卻并未提供相關機構的聯系方式,而是要用戶私信后臺獲取信息。若聯系相關賬號后,涉及“付費內推”“保過”等字眼,求職者則需警惕可能存在的騙局。
“對于券商等用人單位而言,虛假內推信息不僅侵犯名稱權、名譽權,還可能因公眾誤信而降低其正規招錄渠道的公信力。相關企業應及時在官網、公眾號等渠道發布澄清聲明,并進行嚴格的內部自查。如果發現內部員工涉案,應及時將線索移送司法機關。”王智斌說道。
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證券也在此前發布的相關文章中強調,公司從未與任何其他第三方建立任何形式的內推簡歷合作關系,不存在“保過”“留用”“付費內推”“付費實習”等情況,亦未編輯或出版任何招聘考試參考資料或向任何機構提供招聘相關信息。
王德怡提醒,正規的職業中介和輔導對于求職者有較大幫助。求職者尋求面試輔導或職業幫助,應當優先選擇有固定辦公場所、資質和口碑、專業職業導師的機構。同時,求職者付費前也應當認真閱讀服務合同,確定對方提供的服務范圍和承諾。
(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