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光大理財后,第二家參與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IPO)網下打新的銀行理財子公司浮出水面。8月4日晚間,廣東建科發(fā)布IPO網下發(fā)行初步配售結果公告,寧銀理財兩只混合類理財產品成功入圍有效報價,初步獲配股數(shù)均為6557股,初步獲配金額均為4.30萬元。
受訪專家表示,目前銀行理財子公司參與IPO網下打新的案例尚不多見。在政策鼓勵中長期資金入市的背景下,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投研能力的提升和風控機制的完善,預計將有更多銀行理財子公司積極投身權益市場,涉足IPO網下打新領域。
寧銀理財加入IPO網下打新
此前,光大理財已率先試水IPO網下打新,而寧銀理財則成為行業(yè)內參與網下打新的又一新成員。據(jù)統(tǒng)計,包括廣東建科IPO項目在內,寧銀理財在7月份已參與3個IPO項目的網下打新,每次均以兩只或兩只以上的理財產品參與報價并成功入圍有效報價。
例如,在天富龍IPO項目中,寧銀理財旗下3只混合類理財產品以25.14元/股的申購價格入圍有效報價,初步獲配股數(shù)分別為1211股、1526股、1526股。漢桑科技IPO項目的網下打新也有寧銀理財?shù)纳碛埃煜?只混合類理財產品均參與報價,初步獲配股數(shù)均為2443股。
“銀行理財子公司參與打新,不僅能為資本市場提供長期資金支持,豐富長期資金來源,還能推動資本市場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同時,通過產品創(chuàng)新,豐富投資選擇,更好地服務投資者?!敝袊]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考慮到權益市場預期收益率較高的因素,理財公司參與打新并推出含權理財產品,也有助于提升理財投資者的預期收益。
增強投研能力建設
過去,銀行理財子公司主要通過投資公募基金等間接參與打新。在政策引導理財?shù)戎虚L期資金入市的背景下,今年3月份,中國證監(jiān)會修訂《證券發(fā)行與承銷管理辦法》(以下簡稱《承銷辦法》)后,銀行理財產品被納入IPO優(yōu)先配售對象范圍,銀行理財子公司作為A類投資者,可以直接將產品募集資金用于網下新股申購。
然而,自新版《承銷辦法》發(fā)布以來,銀行理財子公司參與IPO網下打新的實踐仍較為有限。“銀行理財子公司參與IPO網下打新,需完成網下投資者注冊、配售對象備案等流程,涉及合規(guī)審查、系統(tǒng)對接等,耗時較長,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銀行理財子公司參與IPO網下打新的成本。”普益標準研究員何雨芮表示。
受訪專家認為,除了外部因素,更為關鍵的是,銀行理財子公司參與IPO網下打新的專業(yè)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何雨芮進一步分析,從投研體系來看,網下打新需要具備精準的新股定價能力,對行業(yè)分析和估值建模要求極高。目前,銀行理財子公司資產配置多為固收類資產,權益投研團隊規(guī)模小、經驗不足,在新股定價方面缺乏經驗,短期內難以滿足市場化競爭需求。從策略設計來看,相比公募基金,銀行理財對權益市場涉獵較少,需從零搭建覆蓋“研究、決策、風控”的全流程體系,缺乏應對打新市場波動的策略。在客戶偏好方面,當前理財客戶普遍偏好低波動產品,而打新需配置股票底倉,可能加劇凈值波動,這與傳統(tǒng)理財客群需求存在矛盾。
對此,何雨芮建議,銀行理財子公司應從三方面著手:一是加強投研能力建設與生態(tài)合作,一方面加快構建權益市場投研團隊,提升投研能力;另一方面可與券商等外部機構合作建立新股數(shù)據(jù)庫,引入賣方研究支持,提升估值報價精準度。二是加快產品設計創(chuàng)新,結合傳統(tǒng)優(yōu)勢領域,創(chuàng)新“固收+打新”等混合架構,以債券收益打底,打新收益增強,降低凈值波動。三是加大客戶教育與市場培育,包括加強產品宣傳和信息披露,幫助投資者清晰認知打新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精準匹配風險偏好適配的客群,并依托細致的客戶畫像,強化分層營銷策略的落地,提升產品在目標客群中的觸達效率與匹配精度。
來源: 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