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離不開金融活水的潤澤。
8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等7部門發布《關于金融支持新型工業化的指導意見》,聚焦新型工業化重大戰略任務需要,提出18條針對性支持舉措。
意見明確了金融支持新型工業化的總體“時間表”:到2027年,支持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金融體系基本成熟,服務適配性有效增強。制造業企業有效信貸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制造業企業發行債券的戶數和規模持續增長,股權融資水平顯著提升。
堅持分類施策、有扶有控,圍繞推動產業加快邁向中高端,意見勾勒出清晰的“路線圖”——
為支持制造業企業釋放創新活力,意見提出優化金融政策工具,引入長期資金和發展耐心資本;為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意見提出強化重點企業金融服務;為支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意見提出優化傳統制造業金融服務、提升科技金融質效、發揮綠色金融牽引作用、強化數字金融賦能、深化產業鏈金融服務;為支持產業合理布局,意見提出提升產業轉移金融服務靈活性、特色產業金融服務專業性、跨境金融服務便利性……
“這些舉措對照新型工業化的重點任務,堅持以產業需求牽引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全覆蓋、差異化、專業性金融服務體系,形成金融支持新型工業化的清晰路徑。”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侯成琪說。
近年來,金融體系不斷優化資金供給結構,加大對新型工業化提供債券、股權等融資支持。
6月末,我國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8.7%,高于各項貸款增速。上半年,A股市場通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增發和可轉債的方式為工信領域企業募集資金1488億元,同比增長51.6%。
在金融支持新型工業化實現總量增長的同時,企業對于金融服務的質效和適配性有著更高期待。
“意見不僅對支持新型工業化推出一系列舉措,更在建立長效機制方面提供了思路,為新型工業化提供更加持續、精準、有效的支持。”侯成琪說。
更持續的支持,需要充沛而穩定的資金。意見提出,健全金融機構服務制造業的內部機制安排,單列制造業信貸計劃,針對細分行業和企業成長階段特點制定差異化授信政策。
更精準的支持,需要更專業的人才隊伍。鼓勵金融機構向產業園區派駐金融專員,招收引進具有先進制造業專業背景的人才……意見提出諸多舉措,鼓勵金融機構與產業部門雙向培養科技產業金融復合型人才隊伍。
更有效的支持,需要加強政策協同。意見提出建立完善跨部門協同推進、政策激勵約束等機制,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和宏觀信貸政策引導作用,不斷提升金融支持新型工業化的強度和精度。
推進新型工業化需要更優質的金融服務、更緊密的產融合作。隨著意見部署的各項舉措機制逐步落地,金融體系將以更高質量、更精準服務,支撐保障新型工業化建設,助力中國經濟強筋壯骨。
來源:新華社 任軍、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