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5500多個日夜,組織320余場防災培訓,培養100余名救援隊員,參與國內外11次重大救援……作為榆林藍天救援隊隊長,有著15年救援經驗的白文濤,早已將"生命至上"四個字刻進了骨子里。
軍營到一線的淬煉
2008年的汶川地震,讓身為大學生的白文濤徹夜難眠。目睹災難中生命的脆弱,是他投身救援事業的起點。2009年入伍后,陜西消防西安特勤一中隊的訓練場成了他的"戰場",他每天刻苦訓練,認真學習搶險救援、醫療救護等專業救援技能,并多次參與救援工作,手掌磨出的繭子是他最耀眼的"勛章"。
2013年甘肅岷縣地震救援
2010年甘肅舟曲特大泥石流災害中,新兵白文濤主動請纓,13小時長途跋涉馳援災區。連續6天搜尋,他用雙手托起5名幸存者,也默默移出31具遇難者遺體。白文濤深知,每一次挺身而出,都是為生命點亮希望之光。他說:“當受困者抓住你的手腕的瞬間,你能清晰地感受到生命的重量。”
退伍不褪色的堅守
2011年退役后,分配到榆林市榆陽區交通局工作的白文濤,始終牽掛救援事業。2012年,他組建了榆林藍天救援隊。在他的帶領下,這支隊伍逐漸從十幾人的微光燃成530多人的火炬,成為一支涵蓋水域、山地、城市等多領域救援能力的專業隊伍,建立起“災情預警、快速響應、科學處置”的標準化流程,實現了陜甘寧蒙四省區300公里范圍內2小時抵達的響應速度,讓無數生命得以挽救。
2020年8月17日,甘肅省隴南市文縣發生特大暴洪災害,白文濤帶領隊員17小時馳援,徒步45公里進入災害第一線,經過7天7夜的救援搜救,成功轉移被困大學師生41名,協助發放救災物資120余噸,搭建救災帳篷200余頂,贏得當地政府和群眾的廣泛好評。
2017年07月26日綏德子洲暴雨救援
“無償救援奉獻,忠誠守護生命”是白文濤和他的救援隊堅決恪守的信條。岷縣地震救援、秦嶺山救援、土耳其地震救援……每一次救援中,他總是沖在前線,帶領隊員克服重重困難,救人于危難之間。
“防勝于救”的重視
在完成重大救援任務的同時,白文濤始終堅持“防勝于救”的理念,積極開展防災減災的宣傳和培訓,提升群眾自救互救能力。11年來,320余場防災公益培訓深入學校社區,萬余名志愿者掌握了守護生命的技能。此外,他積極推動建立的“社區應急服務站”,使全隊應急響應平均時間從2012年的85分鐘縮短至2023年的22分鐘。
作為黨支部書記,白文濤將“黨建+”理念融入這支救援力量的基因之中:設立黨員先鋒崗,要求隊員做到“險重任務黨員先上、艱苦崗位黨員值守、專業考核黨員達標”。在每一次向險而行的背影里,白文濤與其隊員們以樸素而堅韌的行動筑起安全防線,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2021年河南水災救援
從八百里秦川到安納托利亞高原,5500多個日夜的堅守,白文濤用行動詮釋著新時代共產黨員“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莊嚴承諾。這位生命的"擺渡人"和他的藍天救援隊在災難的斷壁殘垣上,為守護生命堅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