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日前簽署行政令,進一步修改4月2日開始的所謂“互惠關稅”稅率,羅列對數十個貿易伙伴的進口關稅稅率,并宣布從8月7日開始正式對60多個美國貿易伙伴國按照新標準征收關稅。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在8月3日播出的一次采訪中表示,特朗普總統發布行政命令后,針對60多個貿易伙伴的關稅稅率“基本已定”。
在持續數月的關稅談判中,美國始終以蠻橫的單邊意志施壓貿易伙伴。特朗普將國際貿易中自然產生的美國貿易逆差,歸咎于“不公平貿易”,認為貿易逆差對美國國家安全和經濟都構成了異常且特殊的威脅。然而,在美國眼中,關稅早已不單單是經濟問題,不僅被用來鞏固美國的全球市場地位,也被用來實現美國想要的一切政策目標。有外媒指出,美方關稅政策步步緊逼,已然將國際經貿演變為其政治勒索工具,意在通過經濟手段迫使其他國家屈從其戰略節奏。格里爾“基本已定”的話音剛落,特朗普即在其社交平臺“真實社交”發文表示,由于印度大量購買俄羅斯石油,將大幅提高對印度關稅。關稅已經成為美國手中的“外交武器”,只依據自身意志決定何時舉起與放下。
從談判過程也可看出,在一心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美國面前,對美國的忠誠與妥協并不能換來“高抬貴手”。雖然歐盟官員聲稱,通過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避免了一場重大的經濟災難。但《衛報》4日的報道稱,歐洲企業對歐盟委員會與白宮達成的協議并不滿意。歐洲一項民調顯示,大多數受訪企業認為歐盟在該協議中是輸家,絕大多數利益都流向了美國。而美國的“親密盟友”加拿大,更是要面臨35%的關稅稅率。顯然,盟友不僅僅要負擔更多軍費,做美國政策的追隨者,還要承諾做美國的投資來源國與“美國貨”的買家,為美國經濟“出錢出力”。
然而,以造福美國工人、農民和制造商為名發起的貿易保護主義關稅,并不能讓美國企業與人民成為贏家。幾十年來高度依賴海外制造的美國公司,已為此承擔了巨額成本。蘋果公司表示,由于美國的關稅政策,在第三財季承擔了約8億美元的成本損失。沃爾瑪和塔吉特等美國大型零售商也表示,由于無力承擔關稅成本,將調高商品價格。顯然,所有美國消費者都將被裹挾進“傷害的螺旋”。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最新分析,新一輪關稅將導致美國消費者面臨18.3%的總體平均有效關稅稅率,達到193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此外,關稅將使2025年美國家庭平均支出增加2400美元。誰在承擔高關稅的后果,不言自明。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指出,新一輪關稅是美國“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時代以來征收的最高關稅。這一1930年由胡佛總統簽署的關稅法案,將2萬多種進口商品關稅提升到有史以來最高水平,最高稅率達60%,嚴重攪亂了世界經濟、加劇了全球經濟的大蕭條。羅斯福總統曾總結慘痛教訓,那就是高關稅引發報復并扼殺投資,使美國走上了“毀滅之路”。如今,美國再次踏上了錯誤的貿易保護主義道路,嚴重沖擊國際經貿秩序,破壞國際貿易規則,結果又會如何呢?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翟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