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快的理賠,我很感動。”家住北京市密云區太師屯鎮永安街的姚女士近日與太保產險北京分公司理賠人員見面并簽署全損車賠付協議,賠款當日即到賬。姚女士煎熬幾天的心情平復下來,她給保險公司豎起了大拇指。
姚女士是受災者,也是保險業發揮“兩器”“三網”功能作用的受益者,像她一樣通過保險服務挽回損失的案例有很多。當北京密云的洪水漸漸退去,當河北承德、保定受災地區的道路逐步恢復,一抹抹“太保藍”的身影仍穿梭在街頭巷尾。從暴雨突襲時的緊急救援、快速服務,到洪水漸退后的查勘定損、全力賠付,中國太保以行動踐行承諾——在災害來臨時挺身而出,在災后重建中持續護航,用“責任、智慧、溫度”的服務為受災群眾筑起堅實保障。
7月28日,保定市民張女士向太保產險河北分公司報案稱:“我的車被淹,現在水退了,車上全是洪水沖下來的鐵架、樹枝垃圾,怎么整啊?”
太保產險河北分公司查勘員孫圣偉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協調挖掘機清障救援,并將車輛拖至保全場地。因該車已達全損標準,張女士當天簽訂了全損賠付協議。從報案、車輛救援到完成賠付僅用20小時。
7月29日,太保產險北京分公司理賠人員史金勃、劉磊冒雨趕赴豐臺區北宮鎮某基建企業現場,在一天內完成6.6公里受損路段測量確認及理賠手續收集工作。7月30日,理賠人員楊大偉、葛海艷蹚著水在懷柔區懷北鎮完成4.2公里施工沿線摸排與損失初定。密云區多支隊伍同步行動,史金勃與公估團隊在大城子鎮完成5個村300余根線路桿及光纜損失確認;理賠人員馬濤、費紅玉協同查勘員房國斌、楊碩,徒步走訪大城子鎮蒼術會村,快速掌握災情,用專業效率為受災企業與群眾搶時間。
災害發生后,太保產險對重點受災區域車輛采取無差別免費救援;設立集中理賠定損點,推出“7×24小時”報案咨詢;開辟綠色理賠通道,設置保全場地集中定損車輛,堅持“應賠盡賠、能賠快賠、合理預賠”原則,將高效便捷的車險“太好賠”服務送到群眾身邊。
河北省承德市雙灤區某村在暴雨中受災嚴重,養殖戶孫先生養殖的肉牛被沖走100余頭。
太保產險承德中心支公司接到報案后,工作人員王崢光、杜智峰、趙仕琪立即前往養殖場查勘定損。面對被沖毀的養殖場,他們第一時間開通理賠綠色通道,優化流程、簡化手續,確定損失后迅速將理賠款15萬余元送到孫先生手中。從現場定損到支付賠款僅用兩小時。
太保產險采用“衛星遙感+無人機+現場核驗”方式,結合農戶報案信息,精準核定損失,全力推進“快查勘、快定損、快賠付”,加快理賠進度,擴大服務覆蓋面,提升服務質量,助力受災群眾早日恢復生產生活。
從客戶收到賠款時舒展的眉頭,到搶險車輛因疏導得以暢行的通路,再到徒步深入村鎮查勘的堅實腳步,保險人詮釋著同一個目標:“讓受災群眾少一分焦慮,多一分安心。”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房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