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A股結構性行情明顯,市場更多呈現中小盤風格。因此,量化策略私募整體業績亮眼,最優者賺73%。同時,百億級量化私募數量實現快速擴張,并首次超過百億級主觀私募。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至今年年中,有業績展示的51家百億私募上半年平均收益率達10.87%;其中有48家實現正收益,占比高達94.12%。從收益分布來看,上述上半年盈利的48家百億私募中,有21家收益在10%以內,21家收益介于10%-19.99%之間,另有6家收益不低于20%。數據還顯示,截至7月底,股票主觀多頭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整體倉位與6月底持平。其中倉位達到五成及以上的私募基金占比為90.5%,有26.4%的私募處于滿倉及加杠桿狀態。
具體到產品策略方面,據Wind數據(至最新凈值更新日),在近期更新了凈值數據的私募基金中,超4500只產品今年以來的回報率為正,占比接近91%。其中,投資策略為量化多頭的800余只私募產品中,有773只今年以來的收益為正,占同類產品的比例高達94%。
具體來看,量化多頭中的量化選股策略私募產品整體收益相對較好,其平均收益率近20%。其中,表現最好的量化選股策略私募產品今年以來的回報率超過54%,有5只產品回報率超40%,多達26只產品回報率超30%,其中不乏靈均、鳴石、前沿等頂級量化私募旗下產品。
Wind數據還顯示,量化多頭中的量化指增策略私募產品今年以來平均回報率為17%,有94%的產品實現正收益。其中,表現最好是一只量化1000指增產品,今年以來的收益率超過73%;有4只產品收益率超過50%。
私募排排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14日,百億級私募數量達89家,其中百億級量化私募的數量增加至41家,超過目前百億級主觀私募數量。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歷史上百億級量化私募數量首次反超百億級主觀私募。
業內人士稱,今年以來A股中小微盤股表現突出,靈活性更強的量化選股策略在這一背景下創造Alpha的能力更強,為選股風格偏小市值、微盤的管理人帶來了超預期的超額收益。
招商證券基金評價聯席首席分析師徐燕紅認為,量化投資策略基于大量歷史數據,通過數據挖掘、統計分析、數學建模等方法及算法程序發現價格變化規律,挖掘交易機會,制定及執行投資策略。從投資特征上看,量化策略系統性特征較強,廣泛挖掘投資機會;嚴格執行模型結果,策略紀律性強。與主觀策略通過深度挖掘個股Alpha取勝不同,量化策略主要依靠研究廣度實現概率取勝,投資策略也更為多元。
國金證券分析師洪洋指出,量化私募并非小市值主要推手,私募股票量化策略的超額也并不過度依賴小市值風格,“私募股票量化策略的增長會對小市值風格產生推動作用,但并非主要推動因素。”隨著股票量化策略超額收益回歸中性水平,資金流入速度或將放緩。小微盤風格最主要的風險來自流動性匯聚,倘若“刺激內循環”“反內卷供給側改革”等主題出現主線行情,或吸收小微盤流動性導致回調。
(稿件來源:深圳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