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豐富青少年暑期文化生活,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近日,共青團太白縣委聯合太白縣圖書館組織“愛心暑托班”特別策劃開展“‘育’見棉花 探秘棉絮畫”活動,此次活動不僅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親近非遺、體驗傳統技藝的寶貴機會,更在寓教于樂中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創造力與文化認同感。
棉絮畫作為非遺技藝,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此次活動的首選載體。它以棉花為原料,通過巧妙的手法塑造出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通過棉絮畫手工制作,孩子們不僅能夠近距離感受非遺的魅力,還能在動手實踐中培養耐心、細心與專注力,同時加深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與認同。
活動現場,太白縣非遺棉絮畫傳承人劉小俠老師宛如一位神奇的魔法師,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和精湛嫻熟的技藝,為孩子們揭開棉絮畫的神秘面紗。劉老師從棉絮畫的歷史淵源講起,讓孩子們了解到這門技藝在歲月長河中的傳承與發展,詳細展示了棉絮畫的制作流程,從精心構思圖案、巧妙處理棉花,到細心染色、耐心粘貼,每一個步驟都蘊含著無盡的智慧與匠心。
在劉老師的耐心指導下,孩子們紛紛化身小藝術家,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創作中。他們用稚嫩的小手輕輕撕扯著棉花,小心翼翼地將這些色彩斑斕的棉花精心粘貼在畫紙上,做出一只只憨態可掬的熊貓。在創作過程中,孩子們不僅專注于自己的作品,還積極與身邊的小伙伴交流分享。他們互相欣賞彼此的創意,互相學習制作技巧,遇到困難時也齊心協力共同解決。志愿者老師們也穿梭在孩子們中間,給予他們鼓勵與幫助。
此次非遺棉絮畫手工制作活動,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手工體驗,更是一次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它讓孩子們在親身體驗中感受到了非遺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尊重。同時,也為非遺文化的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讓古老的技藝在新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