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晚間,寧德時代、中國核電、科興制藥等130多家公司密集披露回購實施進展,A股市場“回購熱”持續。
據Wind數據統計,以公告日期為統計口徑,截至8月4日19時,7月以來已有387家A股公司披露回購實施進展,涉及金額達602.42億元,上市公司回購熱情呈現明顯上升態勢。值得注意的是,在實施回購的公司中,有246家獲得回購專項貸款的支持,占比超過60%。在獲得專項貸款的公司中,已有49家完成回購計劃。
產業龍頭領銜億元級大額回購
在政策引導與市場環境等多重因素共振下,近期A股公司實施回購的積極性持續高漲。
數據顯示,7月以來披露回購實施進展的387家公司中,貴州茅臺累計回購金額位居榜首,牧原股份、美的集團、榮盛石化、三一重工等8家公司已實施回購金額均超10億元。
8月4日晚間,貴州茅臺發布公告稱,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已累計回購股份345.17萬股,占總股本的0.2748%,已支付的總金額為53.01億元,回購股份將用于減少注冊資本。貴州茅臺回購方案于去年9月21日首次披露,預計回購金額為30億元至60億元,回購用途為減少注冊資本。
三一重工8月3日晚發布回購股份進展公告顯示,截至7月底,公司已累計回購股份7267.92萬股,已支付的總金額為13.55億元。公司本次回購計劃的資金總額不低于10億元且不超過20億元。
此外,部分上市公司的回購計劃執行效率頗高。6月以來發布的回購計劃中,已有超20家公司落地實施;甚至7月剛發布回購計劃的飛沃科技、能特科技、巖山科技、芯原股份等公司已迅速啟動回購,其中芯原股份、巖山科技等已實施完畢。
以芯原股份為例,公司于7月15日首次披露回購方案,擬斥資2300萬元至3000萬元回購公司股份,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僅7天后的7月22日,公司便已完成回購,實際使用資金總額約2483.19萬元,累計回購公司股份28.7萬股。
芯原股份回購提速的底氣來自公司亮眼的業績表現。8月2日,芯原股份發布2025年第二季度經營情況公告,公司預計今年第二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約5.84億元,環比增長49.90%;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公司在手訂單金額為30.25億元,在手訂單已連續七個季度保持高位,較今年第一季度末增長23.17%,再創歷史新高。
從行業分布來看,7月披露回購進展的公司中,生物醫藥、電子、電力設備、機械設備四大行業的上市公司回購最為積極。上述行業參與回購的公司數量均超過30家,合計回購金額均在30億元以上。
逾六成公司已使用回購貸款
自去年回購增持專項貸款啟動以來,A股已有653家公司獲得該專項貸款支持,回購增持貸款額度上限合計達1418.17億元。其中,用于股份回購的貸款金額上限為894.21億元,占比達63.05%。牧原股份、京東方A、海爾智家等7家公司取得回購專項貸款額度金額上限均在10億元以上。
具體來看,牧原股份8月1日晚間公告,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累計回購5363.12萬股,占總股本的0.98%,回購總額為21.6億元,回購價格最高為46.20元/股,最低為36.16元/股。據了解,牧原股份使用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實施回購,總金額不低于30億元且不超過40億元。今年3月,中信銀行已將其對本次股份回購專項貸款總額調整為25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專項貸款正成為上市公司實施股份回購的重要資金來源。數據顯示,7月至今披露實施回購的387家公司中,有246家已取得專項貸款,其中49家已完成回購計劃。
以中航重機為例,該公司8月4日公告稱,截至7月31日已完成回購,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系統以集中競價方式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194.4萬股,占公司目前總股本的0.76%,使用資金總額為2億元。此前公告顯示,公司曾取得銀行不超過3.6億元貸款,專項用于回購上市公司股票。
部分上市公司在獲得專項貸款之后,迅速推進回購實施。如凱龍高科,其6月20日公告稱,近日從中國光大銀行無錫分行獲得2500萬元回購專項貸款,借款期限為一年,資金主要用于回購公司股票。7月8日,該公司便公告,截至7月7日回購期限屆滿,累計回購169.31萬股,占當前總股本的1.47%,成交總金額2549.64萬元,回購方案已實施完畢。
此外,山東路橋、巖山科技等上市公司也在取得專項貸款后,較快地完成了股份回購。
(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高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