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創板重啟未盈利企業適用第五套標準上市并擴大適用范圍、創業板啟動第三套標準,支持人工智能、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更多前沿科技領域企業上市,國內商業航天企業正在密集闖關資本市場。
8月1日證監會網站顯示,屹信航天在江蘇證監局上市輔導備案,輔導機構為民生證券。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藍箭航天”)也在近日宣布啟動科創板IPO輔導。
屹信航天成立于2018年1月,主要從事微小衛星星載測控通信產品及地面測控系統研發,并覆蓋軟件開發、集成電路設計、衛星載荷及信息技術咨詢等多元領域。
輔導文件顯示,屹信航天控股股東為孫謙,直接持股比例為48.32%,并通過擔任無錫屹信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合計控制公司表決權比例為68.12%。
公開資料顯示,屹信航天由行業內頂尖的微波通信專業科研技術人員和高校團隊聯合創立。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屹信航天成立7年來,深耕衛星物聯網載荷的研發與制造,專注基于新器件應用、新算法攻關、新工藝開發的創新思路,在保證可靠性的基礎上,實現衛星載荷的小型化、低功耗和低成本設計。
2021年屹信航天總部落地無錫高新區至今,累計交付宇航電子產品已超500套。公司衛星物聯網載荷已應用于國內多個衛星物聯網星座,每年采集、傳輸報文數量超百億條。首批載荷在軌運行時間已超7年,在軌工作穩定可靠,用戶反饋良好。僅2024年,屹信航天就為26顆在軌衛星配套物聯網載荷,助力衛星物聯網全面發展。
日前,國內領先的航天運輸系統創建及運營企業藍箭航天也啟動了上市輔導。藍箭航天是全國首家取得全部準入資質、唯一基于自研液體發動機實現成功入軌的民營運載火箭企業,并于2018年10月27日完成中國首次民營運載火箭發射。
商業航天是指按照市場化方式運作、以盈利為目標,開展提供航天產品的研發、制造、發射和應用的產業。從產業鏈布局來看,我國商業航天企業已涵蓋上游的研發與制造、中游的發射與運營、下游的衛星運營與應用服務等領域。
事實上,資本市場持續加大對商業航天的政策支持力度。6月18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在科創板設置科創成長層增強制度包容性適應性的意見》,以設置科創成長層為抓手,重啟未盈利企業適用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上市并擴大適用范圍,支持人工智能、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更多前沿科技領域企業上市。
政策監管、技術突破與生態協同正合力推動中國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加速跑”。中信建投指出,政策監管層面明確,國家航天局7月21日發布商業航天全壽命周期質量新規,明確“終身追責制”與高風險項目獨立評估,倒逼企業從“野蠻生長”轉向技術與管理雙輪驅動,加速行業洗牌。技術方面,垣信衛星13.36億元發射服務招標(一箭18星/10星)釋放組網加速信號。在生態協同擴容上,國家航天局主導的商業航天創新聯合體7月22日開放50家成員準入,以“技術共研—數據共享—風險共擔”機制補全產業鏈短板。
中信建投指出,我國國有、民營企業紛紛布局,衛星研制與火箭發射模式逐步轉型,商業航天力量有望加速低軌互聯網布局進程。同時,隨著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的首飛、多款可復用商業航天火箭計劃發射,衛星互聯網海外開展試運營業務,今年我國星座整體建設進程將邁入新的階段。
(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康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