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二永債”(二級資本債、永續債)成為我國銀行業補充資本的重要工具。萬得數據顯示,截至7月25日,我國商業銀行已發行“二永債”合計規模超8900億元。在息差承壓的背景下,商業銀行加快發行“二永債”,有利于保持穩健經營,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數據顯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發行“二永債”提速,特別是二季度以來,發行規模明顯增加,環比增長260.82%。7月22日,農業銀行在銀行間市場成功發行600億元二級資本債。5月19日,建設銀行完成2025年第一期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即“永續債”)發行工作,本期永續債發行規模為400億元。
萬得數據顯示,商業銀行“二永債”發行利率下行趨勢明顯。二季度,銀行發行“二永債”的平均利率分別為二級資本債2.25%、永續債2.31%,較一季度進一步下降。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在通過內源利潤留存補充資本空間縮窄的情況下,商業銀行發行“二永債”,可通過外源渠道豐富資本金來源,實現穩健經營。同時,在市場利率水平較低的情況下,商業銀行充分利用有利的市場環境,積極發行“二永債”,可降低融資成本,優化資本結構,增強風險抵御能力。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認為,《巴塞爾協議Ⅲ》等實施后,監管對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要求更加嚴格,銀行需提升資本水平滿足合規要求,做好風險防范。同時,近年來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銀行信貸投放保持在較高水平,這會對資本帶來消耗。加之部分銀行盈利能力承壓,內源性資本補充空間受限,發行“二永債”補充資本對銀行來說可行性較高。
與國有大型銀行相比,中小銀行資本補充渠道較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含外國銀行分行)資本充足率為15.28%,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2.18%,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7%。分機構類型來看,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44%、12.96%,顯著低于大型商業銀行17.79%和股份制商業銀行13.71%的平均水平。
目前來看,補充資本成為中小銀行的剛需,部分銀行亟需發行“二永債”緩解資本壓力、支持業務擴張。同時,前期已發行“二永債”的銀行,未來面臨集中贖回到期情況,需新發行債券置換。
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認為,在加大大型商業銀行資本補充的同時,應更好地支持中小銀行加快建立資本補充長效機制,拓寬中小銀行資本補充渠道,提高中小銀行資本補充能力。
今年以來,中小銀行發行“二永債”雖然單次額度少,但是發行主體較多。6月18日,蘭州銀行公告獲準發行規模不超過50億元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6月26日,四川銀行在銀行間市場成功簿記發行2025年二級資本債券。此外,西安銀行、承德銀行等銀行獲準發行債券,以此加速鞏固自身經營能力。
梁斯預計,下半年“二永債”發行規模仍會維持高位,但增速可能因市場環境、銀行資本補充節奏等因素有所波動,若經濟復蘇帶動信貸需求大增,發行規模也將同步擴大。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拓寬銀行資本金補充渠道。“建議拓寬地方政府專項債補充資本的范圍,延長使用期限;特別國債按照‘一行一策’原則,向重點城商行、農商行傾斜,提升非風險類地方法人機構資本實力,更好服務地方經濟發展。適當優化股東資質條件,簡化審批流程,支持中小銀行引進合格股東進行定向增發或增資擴股。”董希淼表示。
來源:中國經濟網 王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