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玩法、著裝暴露、刻意做出不雅動作……據報道,作為直播領域的新形態,團播存在不同程度的低俗違規行為。近日,多家短視頻平臺開展團播低俗內容專項整治,或封禁賬號,或處置有不良經營行為公會。
近年來,團播成為一種新的網絡表演形式,受到網友追捧。與此同時,快速生長的團播泥沙俱下,不少主播靠低俗擦邊內容吸引眼球。據報道,有的團播主播在直播中做出抽打臀部、刻意抬腿、刻意潑水濕身等暗示性動作;有的主播或穿著存在走光風險的服裝,或做出有走光風險的行為舉止;有的主播在直播中反復演繹扭胯、扭腰、摸胸等動作,將其包裝成所謂“特色舞蹈”……凡此種種,違背公序良俗,損害團播風氣,污染網絡環境,還會對觀眾尤其是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部分團播何以淪為“曖昧秀”?無非是直播領域“流量病”作祟。長期以來,一些主播想的不是創新節目內容、優化觀賞互動效果,而是靠刺激眼球簡單粗暴引流漲粉,以期獲得打賞。一些MCN機構,為追求更大的商業利益,把“曖昧”當盈利點。據報道,有團播公司專招涉世未深的年輕人,要求年輕主播穿著暴露服裝直播,暗示其通過擦邊行為討好“榜一大哥”。部分MCN機構為了逐利甚至主動策劃、推動低俗化內容,通過腳本設計、人設包裝和流量運營,將團播“擦邊”標準化。
企圖靠低俗內容出圈、靠打軟色情擦邊球引流賺錢,是直播間的老毛病。哪個劍走偏鋒的直播不是以走不下去收尾?團播試圖將“暴露”作為“暴富”捷徑,顯然此路不通。面對低俗團播,直播平臺需持續扎好責任籬笆,完善內容審核與監測機制。一旦發現低俗團播內容及其賬號,就要及時介入,快速處理。監管部門也要加大對低俗團播、涉事直播平臺、MCN機構等的處罰和引導治理,形成震懾效果。
團播不是亂播,豈能讓“曖昧秀”拉票吸金?身處團播行業中的MCN機構、主播等,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流量觀。打擦邊、搞曖昧,遲早“團”滅。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李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