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深化資產端、資金端改革成為提升資本市場吸引力和生命力的關鍵所在,助力其實現服務實體經濟、促進科技創新的使命。中國證監會日前召開的2025年年中工作會議提出“從資產端、資金端進一步固本培元”,并部署下一階段的相關工作。
在業內人士看來,優質資產是吸引長期資金入市的核心要素,穩定、充裕的長期資金又為優質企業的成長提供了堅實支撐?!百Y產與資金兩端的良性互動,不僅將提升市場對長期投資價值的識別與實現能力,更有助于發揮資本市場資源配置、風險定價、公司治理和創新支持等核心功能。”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說。
在資產端,培育一批高質量、穩回報的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長期穩定發展的根基。今年以來,充分運用并購重組等資本市場工具,成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重要手段。
Wind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超1400家A股上市公司提出并購重組計劃,其中構成重大資產重組的超過100單。長城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汪毅表示,“并購六條”及配套政策落地后,市場活躍度明顯提升,同時各地政策協同發力,為跨行業、跨境并購提供了制度保障。展望下半年,他認為“并購六條”配套細則有望簡化科技企業重組流程,加速技術轉化。
章俊表示,“并購六條”與重組新規的出臺顯著提升了并購重組政策可預期性,推動優質企業通過市場化方式整合資源、做強主業、培育新動能。并購與重組案例呈現向科技主導型、產業鏈協同型集中的結構性變化,有效支持了企業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根據年中工作會議部署,證監會將大力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抓好“并購六條”和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落實落地,同時嚴防利益輸送和“渾水摸魚”,加快推進財務造假綜合懲防意見落地,更好發揮公司治理內生約束作用。
“推動‘并購六條’落地和重大資產重組規則優化,將促使資源加速向優質企業聚集,強化上市公司之間的市場化優勝劣汰。”章俊說,財務造假綜合懲防體系的加快構建也將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和治理約束效能,有利于投資者基于真實基本面做出長期判斷,市場定價邏輯將更具合理性和穩定性。
資金端改革同樣意義重大,培育壯大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是夯實資本市場平穩健康運行的“穩定器”和“壓艙石”。今年以來,多方協同發力,為市場引入更多“源頭活水”。
中央匯金公司發揮“類平準基金”作用,持續增持ETF;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規模不斷擴大,為市場注入更多長期資金;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落地,在提升投資者回報的同時,更大力度“引長錢”。業內人士認為,從入市節奏來看,當前長錢入市總體提速,規模與穩定性顯著提升,大體符合市場預期。
年中工作會議提出,更大力度培育壯大長期資本、耐心資本,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扎實推進公募基金改革,促進暢通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環。
汪毅認為,當前私募股權創投基金“退出難”仍是核心堵點,生物醫藥、半導體等領域投資周期較長,退出渠道過度依賴IPO,需通過擴大科創板第五套標準至商業航天等新領域、做強并購重組分層審核機制等來拓寬路徑。在稅收政策上,可借鑒國際經驗,對持有超過一定年限的創投收益減免資本利得稅,并延長現有稅收優惠試點;資金來源方面,應放寬險資和銀行理財子公司對未上市股權的配置比例,同時調整政府投資基金的返投要求,避免重復建設和區域失衡。
在章俊看來,“并購六條”與中長期資金入市政策之間形成了供需兩端的共振機制。一方面,通過優化資產質量與提升治理結構增強資本市場的定價功能;另一方面,長期資金的逐步到位為優質資產提供估值支撐與交易流動性。
“這一機制不僅助力估值修復和投資信心回暖,也提升了市場對高質量上市公司的定價效率。未來,若在考核機制和退出機制等方面進一步配套完善,將更好支撐資本市場形成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機制,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固本培元’?!闭驴≌f。
來源:上海證券報 湯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