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焦煤期貨主力合約罕見四連板。圖為山西焦煤集團煤礦作業現場。
在各種反內卷利好的刺激下,上周國內商品期貨走出波瀾壯闊的行情,焦煤期貨主力合約罕見四連板。經過上周的大漲,焦煤、碳酸鋰、多晶硅等期貨主力合約已創出近5個月的新高,多個品種的持倉量也都已創下歷史新高。
截至7月25日下午收盤,國內期貨多數上漲。碳酸鋰、焦煤、硅鐵、錳硅主力合約漲停,玻璃漲超8%,多晶硅跌超2%。從全周來看,焦煤單周大漲35%,多晶硅單周上漲15.5%,碳酸鋰上漲15.8%。
A股相關板塊也跟隨期貨上漲。潞安環能單周大漲 35%,山西焦煤上漲26%;多晶硅板塊通威股份單周上漲26%,大全能源上漲23%;天齊鋰業單周上漲31%,贛鋒鋰業上漲17%。
值得一提的是,焦煤期貨已連續4個交易日漲停。引發焦煤行情的導火索是國家能源局綜合司一則通知。通知要求對今年1-6月單月原煤產量超過公告產能10%的煤礦一律停產整改,并要求在當前市場形勢下,降低煤礦生產強度,促進煤炭供需總體平衡。
對于本輪商品期貨的大漲,深圳一家期貨公司投研人士分析稱,“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在一系列政策出臺下,市場對于經濟進一步回升的預期增強;二是高層多次表態反內卷,部分行業也在減產,引發了供給壓縮的預期;三是美聯儲降息預期增強,國內流動性寬松,部分資金借機炒作。”
“本輪大漲更多是基于供給壓縮預期的炒作,個人認為不管從成交量還是漲幅來看,最近部分商品炒作過度了,像多晶硅不到一個月漲幅超過50%,”上海一位期貨私募人士表示,“這顯然是脫離了基本面的炒作,建議多頭即時止盈。”
近期,關于反內卷的消息不斷。國泰海通稱,區別于2016年的供給側改革,本次“反內卷”對于供給側一刀切的力度將明顯收縮,更多采取的是“時間換空間”的策略,對煤炭行業影響更多在于夯實底部,當下正處于基本面拐點。
對于此輪反內卷行情,中泰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在近日研報中指出,不同于10年前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本輪反內卷在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框架下,以市場化思維、法治化理念加強行業治理、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強調公平競爭和市場秩序。李迅雷指出,目前市場對反內卷的預期過高,某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升,有過度操作之嫌。
弘業期貨認為,期貨盤面連續拉漲之后已顯現階段性過熱跡象,政策與消息面驅動的情緒性特征明顯。一旦后續政策兌現節奏不及預期,或復產進度加快、鋼廠高爐檢修增加,都有可能觸發階段性回調,需警惕盤面透支后的沖高回落風險。
(來源:深圳商報 作者:陳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