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人民幣試點持續推進,相關數字錢包手機應用程序功能也在優化中。日前,數字人民幣App版本再度更新,更新內容包括優化銀行卡綁卡流程及登錄方式、收銀臺界面可展示和使用的營銷優惠類別增多等。
從更新后的實際體驗來看,相關操作方面的更新使得數字人民幣支付更為便捷高效,消費紅包使用體驗的優化則體現了數字人民幣在服務擴內需、惠民生方面的持續發力。此外,試點地區陸續交出數字人民幣最新“成績單”,應用場景方面也有新規劃。
消費者操作流程更便捷
數字人民幣App再更新。手機應用商城軟件更新頁面信息顯示,數字人民幣App版本已經更新至1.2.2,這也是近一個月以來,數字人民幣App的第二次更新動作。
根據介紹,本次更新對銀行卡綁卡流程進行了優化,并支持一鍵登錄App。用戶可點擊錢包背面“銀行卡管理”綁定銀行卡,目前支持綁卡的銀行有81家,其中27家銀行支持免輸卡號綁卡功能。“一鍵登錄”則是指App通過引入運營商的本機號驗證服務,當用戶的登錄賬號是本機手機號時,登錄無需輸入登錄密碼和短信驗證碼。
圍繞簡化支付流程,在不久前的一次版本更新中,數字人民幣App還新增了桌面小組件等功能,用戶可根據實際使用需要在手機桌面一鍵打開四項高頻使用功能。頁面信息顯示,桌面小組件目前支持添加的數字人民幣App功能包括掃一掃、付款碼、存銀行、充錢包、轉錢、收錢碼、現金紅包、消費紅包、乘車碼九項,用戶可最多選擇其中四項功能添加至桌面。
以蘋果手機為例,用戶長按手機桌面進入編輯狀態(手機系統需要iOS14及以上),點擊桌面左上角“編輯”按鈕,在彈出的菜單點擊“添加小組件”,搜索“數字人民幣”,點擊“添加小組件”按鈕即可完成添加。此外,用戶還可以自定義小組件皮膚。
調查發現,自2022年數字人民幣App在主流手機應用商城內上線以來,先后完成了20余次更新,從最初的主要集中在修復已知問題,到陸續上新硬錢包、錢包快付,再到優化功能體驗,上線節假日裝扮、頭像等,數字人民幣App不僅功能更為完善,用戶支付、操作體驗也更為流暢。
而通過數字人民幣App持續更新迭代不難發現,除了簡潔、便捷、易于支付,數字人民幣App還是一個聚合各機構錢包的統一入口,方便消費者管理和查看自己所有的數字人民幣資產。數字人民幣App由人民銀行聯合業務運營機構共建,具有公共基礎設施的屬性。其核心支付模塊標準化設計、個性化服務空間則可彰顯各機構的獨特創意。
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表示,數字人民幣App持續更新與迭代相關功能,一方面表明數字人民幣正積極擁抱市場化產品設計與運營方式,此類功能能夠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的App使用便利,另一方面也能夠進一步增強用戶黏性,為促進數字人民幣在市場間的普及打下堅實根基。
新增商戶側活動展示
隨著數字人民幣發放消費補貼惠民生活動的深入,不少地區都推出了數字人民幣補貼、消費券等促消費活動,市場機構開展優惠活動的營銷手段日漸增多,滿減、立減、隨機減、紅包疊加等營銷玩法讓消費者“眼花繚亂”。
2025年以來,多地政府、市場機構發放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的力度不減。例如,7月25日至27日,濟南地區消費者開通工商銀行數字人民幣個人錢包,即可在章丘區明水古城指定攤位現場掃碼進入工行數幣活動頁面,領取滿10元減5元、滿20元減10元的數字人民幣紅包。中國銀行與江蘇金服數字集團共同推出“蘇惠青年卡”,符合條件的消費者可在指定日期里,在申領“蘇惠青年卡”后領取公共出行紅包、本地消費紅包、發卡行禮遇等數字人民幣紅包權益。
整體來看,此前數字人民幣App支持的消費紅包、營銷活動,均是付款側優惠,即基于錢包的優惠。不僅僅是聚焦在消費者體驗,隨著商戶優惠活動的加入,本次更新中,數字人民幣App收銀臺完善了支付營銷能力,支持來自商戶的收款側優惠、隨機減、不可疊加消費紅包等優惠的展示與使用。
業內人士表示,數字人民幣消費補貼活動有力促進了社會消費回補與潛力釋放,在拉動居民消費、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且基于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的補貼資金能夠直達個人或企業,避免中間環節出現尋租或挪用等問題,提升了資金流轉效率和安全性。未來可進一步拓展數字人民幣在消費領域的應用場景,利用好智能合約等技術,推出更多形式的消費激勵措施,讓數字金融創新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實惠與便利。
在蘇筱芮看來,數字人民幣近年來頻頻與促消費動作進行結合,在精準提振實體經濟、不斷激發消費活力層面持續發力,能夠進一步促進數字人民幣在商戶、用戶間的深化使用,也是數字人民幣具有普惠性質的重要體現。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指出,數字人民幣App聚焦消費者與商戶兩端進行功能優化,有利于構建“消費者—商戶—平臺”閉環生態,促進高頻場景滲透;通過統一入口整合多機構錢包,強化用戶資產管理與使用體驗;推動支付工具向綜合服務平臺升級,為規模化應用奠定基礎。
探索邊境、離岸貿易結算場景
數字人民幣App不斷更新迭代,數字人民幣試點也在有序進行中。進入2025年下半年后,多個試點地區對外披露了數字人民幣最新成績,還有地區則在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方面提出了新規劃。
結合各地人民銀行披露的數據來看,截至6月末,廣東全省累計開立數字人民幣個人錢包4490萬個,流通(轉賬、消費)3.82億筆、1576億元,落地支持數字人民幣支付商戶620萬個;深圳累計開立數字人民幣錢包近3000萬個,累計簽約預付式經營機構3800家、管理預付資金近31億元;河北全省支持受理數字人民幣商戶286.7萬個,較年初增長6.4%;開立個人錢包2515.9萬個,較年初增長12.1%;累計消費金額255.3億元,總業務金額2148.5億元,分別較年初增長26.4%、32.2%。
應用場景方面,7月23日,云南省發布《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其中提到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邊境貿易場景建設工作。7月24日,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召開2025年三季度新聞發布會,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宏觀審慎管理部副主任施建東在會上提到,推進條件成熟的銀行和企業開展離岸貿易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業務,積極探索數字人民幣在離岸貿易結算中的應用。
王鵬指出,在跨境支付中,數字人民幣可降低結算成本、縮短處理時效,增強資金全鏈路可追溯性,適配貿易監管需求。
蘇筱芮表示,數字人民幣在離岸貿易結算、邊境貿易等場景的使用,能夠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使得貨幣支付流程更加透明,大幅縮短結算流程耗時,從而推動結算效率的提升,還能夠省去結售匯環節。此外,數字人民幣還融入了隱私架構設計,能夠保護交易雙方的信息安全,從源頭防范隱私泄露的風險,預計未來數字人民幣在跨境領域的使用有望進一步迎來擴容。
(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