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月24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深化醫保改革,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有關情況。
國家醫療保障局局長章軻表示,過去四年多,醫保提質擴面廣覆蓋。國家醫療保障局持續鞏固全民參保成果,“十四五”期間,全國基本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5%左右。2021—2024年,累積有近200億人次享受就診醫保報銷,2024年是2020年的1.6倍。
過去四年多,醫保堅持呵護“小的”。國家醫療保障局強化生育保險保障,截至2025年6月,2.53億人參加生育保險,基金累計支出4383億元,享受待遇9614.32萬人次。優化“出生一件事”,新生兒憑出生醫學證明就可以參保。31個省份和兵團都將輔助生殖項目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全國有近6成統籌地區將生育津貼直接發放給參保女職工。我們加快新生兒護理和分娩鎮痛等價格項目立項,促進兒科產科優化服務,積極推動目錄內生育醫療費用全報銷。
過去四年多,醫保堅持照顧“老的”。國家醫療保障局積極推動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截至2024年底1.9億人參加長護險,妥善解決失能人員長期照護問題。推動住院免陪護服務,引導護理資源優化配置。將95%以上的村衛生室納入醫保,方便老人家在家門口就醫。持續完善跨省異地就醫政策,方便隨遷老年人就近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過去四年多,醫保堅持保障“病的”。國家醫療保障局積極將符合條件的醫藥機構納入醫保定點,截至2025年6月,全國醫保定點醫藥機構達到110萬家。持續鞏固住院醫保待遇。全面建立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將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共濟范圍從家庭成員擴展到近親屬,地域上從本統籌區擴大到全省,目前已經有超過一半的地區實現了全國范圍內個人賬戶家庭共濟。跨省直接結算門診慢特病從無到有,目前有10種門診慢特病能夠跨省異地直接報銷。全國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達64.4萬家,四年多來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惠及5.6億人次,累計減少參保群眾墊資5900億元。
過去四年多,醫保堅持支持“新的”。國家醫療保障局制定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堅持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推動更多新藥、好藥盡快納入醫保目錄,“十四五”以來累計402種藥品進入目錄。持續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制定按病種付費方案2.0版,建立完善特例單議和數據工作組等配套機制,在引導資源配置同時支持醫療技術創新。印發30批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促進更多體現新質生產力的新技術、新設備進入臨床應用。
過去四年多,醫保堅持打擊“假的”。國家醫療保障局堅決扛起維護醫保基金安全政治責任,持續加大監管力度,健全完善飛檢工作機制,以零容忍的態度嚴厲打擊各種形式的欺詐騙保行為,切實看護好人民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持續強化藥品追溯碼監管,“賣藥必掃碼、買藥請驗碼”已成常態,“收回流藥違法、賣回流藥犯罪”的認識已經深入人心。
過去四年多,醫保堅持幫扶“弱的”。國家醫療保障局建立健全1+3+N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具體來說,“1”是構建以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醫保大數據為核心的醫保基礎設施及服務能力;“3”是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梯次減負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體系;“N”是引導支持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捐贈、醫療互助、工會職工互助等其他保障力量發揮作用。在這當中,國家醫療保障局完善大病保險,推進統一規范的醫療救助制度建設,實現高額費用負擔患者精準幫扶,全力鞏固醫療保障脫貧攻堅成果。“十四五”時期各項醫保幫扶政策累計惠及農村低收入人口就醫達到6.73億人次,減輕費用負擔超過6500億元。積極支持商業健康保險、慈善和工會互助等發揮健康幫扶作用,共同保障困難群眾看病就醫。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