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多地惠民保陸續上新。據不完全統計,當前有春城惠民保、文山惠民保、寧夏惠民保、武漢惠民保等2025年度惠民保處于投保期。多地惠民保推出了基礎版、升級版等不同版本,以滿足不同投保人的需求。
近年來,作為普惠保險產品的惠民保在多地落地開花,其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也備受關注。業內人士建議,未來可通過加大相關部門參與力度、提供差異化產品方案、推動醫保個賬聯動等方式,推動惠民保實現長期良性發展。
有新增有退出
經過多年發展,惠民保品類日益豐富,產品不斷迭代,呈現“有新增有退出”的特點。
復旦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許閑團隊發布的報告顯示,新增惠民保數量在2020年達到頂峰后逐漸回落,截至2024年10月31日,各省份共推出298款惠民保。其中,正常運營產品199款,99款產品停售。“停售主要是由于產品合并運營、新產品承接替換原有產品、超過上一年度保障期間仍未上線新版等。”許閑表示。
作為一種普惠保險產品,惠民保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備受關注。從業內調研了解到,各地惠民保的發展存在一定差異,有的地區惠民保出現承保虧損。
某大型保險公司惠民保業務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惠民保運營過程中,部分健康人群在連續投保多年之后,因為支付了保費卻沒有使用過惠民保而陸續退出投保,而部分健康狀況不佳、理賠概率較高的帶病體則更傾向于投保,長此以往,使得惠民保的賠付率上升,給保險公司持續經營帶來較大壓力。“作為普惠保險產品,惠民保的運營原則為保本微利,而由于上述逆向選擇現象的出現,使得部分惠民保的綜合成本率接近甚至超過100%,出現承保虧損。”該負責人說。
惠民保的第三方管理機構經營業績也并不樂觀。以擬赴港IPO的鎂信健康為例,該公司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其凈虧損分別為4.46億元、2.88億元、0.76億元。公開資料顯示,鎂信健康是一家醫藥多元支付平臺。2019年,鎂信健康開始布局惠民保業務,目前該業務已覆蓋全國160個城市。鎂信健康的兩大主要業務板塊智藥解決方案、智保解決方案均涉及惠民保業務。在智藥解決方案中,鎂信健康主要與藥企及保司攜手研發多元支付解決方案,共同將醫療產品納入商業健康險和惠民保項目。在智保解決方案中,鎂信健康主要支持保司商業健康險及惠民保項目,整合AI技術及可及的、更廣泛的優質醫療資源和基礎設施,支持保司覆蓋產品全周期——從精算設計、定價咨詢到營銷和分銷、理賠處理及用戶健康管理。
持續創新惠民保
業內人士認為,想要實現惠民保可持續發展,需要盡可能提升其參保率,使其覆蓋更廣泛的人群,從而分散相關風險。為解決惠民保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保險公司持續創新,以提升這類產品的參保率。
比如,為滿足不同投保人的需求,今年不少惠民保推出不同版本,包括基礎版、升級版等,費用與保障也存在差異,升級版的保障范圍更大,賠付額度更多。比如,“寧夏醫惠保”設置了兩種投保類型:每人每年繳納79元,可享受普惠版3重保障;每人每年繳納149元,能享受升級版4重保障。
多地惠民保產品在保障責任、特藥清單、免賠額等方面進行了升級優化。比如,針對連續參保且無賠付的參保人,部分惠民保下調了免賠額,還有部分惠民保擴大了保障范圍尤其是擴大了特藥目錄范圍。
部分地區的惠民保通過提供健康管理服務,來提升未出險投保人的獲得感,使其愿意持續投保。比如,珠海惠民保“大愛無疆”自2021年起實施“愛健康”行動,先后實施了“防癌衛士”“兩病衛士”“肺康衛士”“鼻咽癌西江計劃”四個管理服務項目,提供免費鼻咽癌、肺癌等高發癌篩查。
實現長期良性運營
業內人士表示,惠民保應適應市場需求,進行差異化的產品布局,在普惠性和商業性之間尋求平衡,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表示,未來惠民保的可持續發展需要細化市場,實現精準的風險與客戶分層,做好既往癥差異化賠付、進行動態費率調整、推動醫保個賬聯動、鼓勵企業團體參保、強化健康管理,加大政策與數據支持,從而實現惠民保長期良性運營。
還有業內人士建議,相關部門應加大參與力度、監管力度,保障產品質量,以吸引更多人參保。另外,如何從多維度合理設置賠付標準,也是實現惠民保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保險公司應在明確自身市場策略的同時,結合償付能力平衡惠民保的普惠性與賠付率。
(來源: 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