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保險資管業協會研究專委會召開2025年二季度保險資金運用形勢分析會,并發布《資產管理百人問卷調查報告(第8期)——2025年下半年宏觀形勢展望》(以下簡稱“資管百人問卷”)。根據調查結果,受訪者看好黃金、A股和利率債,普遍對財政政策、消費和貨幣政策抱有較大期待。
預期中性,對政策抱有期待
據悉,資管百人問卷工作由中國保險資管業協會聯合中國人壽壽險公司開展,旨在為險資做好前瞻布局和資產配置提供決策參考。
資管百人問卷顯示,經濟走勢方面,受訪者對2025年下半年和全年經濟走勢預期為中性,多數受訪者預期2025年GDP增速為5.0%-5.4%。受訪者普遍對財政政策、消費和貨幣政策抱有較大期待,對房地產投資、出口、中美博弈存在一定擔憂。貨幣政策方面,多數受訪者預期下半年降準25bp或50bp、7天OMO政策利率下降5-10bp、1年期LPR和5年期LPR將下降10-20bp。
資產配置方面,受訪者看好黃金、A股和利率債,預計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將窄幅震蕩或下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小幅升值,港股震蕩上行,美股寬幅震蕩。
中國人壽壽險公司投資管理中心總經理肖鳳群認為,險資應多維度優化資產配置框架,提升長期資金管理能力;多元化拓展投資策略布局,增加長期投資收益來源;多維度雙向賦能,共建高質量發展生態圈;多方位強化風險管控,守好安全底線。
積極應對,破解利差損問題
受經濟周期和內外部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10年期國債利率逐級下行,保險公司面臨利差損風險、凈資產波動等挑戰。
“從估值來看,收益率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均處于歷史極值位置,相應波動會加大。今年一季度市場波動已有所反映,但4月以來,權益市場和固收市場波動率顯著收斂。”太保資產總經理助理兼固定收益部總經理趙峰表示,從長期視角來看,走出當前價格低落環境仍需時間,長期潛在增速逐級回落,全要素生產率有所下降,產能利用率環比回落。從企業經營來看,資產負債率逐級攀升,回報率下降。短端利率呈穩定狀態、中美利差近期回落,實際利率仍偏高,股債對比權益配置價值凸顯。
趙峰認為,為應對低利率環境等挑戰,固收投資能力建設可圍繞資產配置、交易策略、衍生品和創新、流動性管理等方面展開。
肖鳳群表示,中長期資金入市環境持續優化,行業生態發生積極變化。建議固收投資采取中性靈活的配置策略;權益投資穩步推進中長期資金入市,積極布局新質生產力;另類投資關注創新模式和新領域機會;境外投資進一步優化策略、分散風險。
在新華資產總經理陳一江看來,當前保險業的負債端硬約束和資產端軟著陸并存,利差損壓力凸顯,保險資管公司需要積極應對挑戰。權益投資方面,需要增配高股息權益資產以破解利差損問題,控制波動并強化絕對收益目標;固收投資方面,需要從傳統買入持有策略,逐步轉向多元化和市場化,投資策略定位從“策略全覆蓋”逐步轉向“大類配置與管理人選擇”;另類投資方面,需要建立專業的模塊以對接新質生產力。
長錢長投,對權益市場持謹慎樂觀
2025年上半年,經濟數據延續底部企穩特征,但受關稅影響,市場波動明顯,呈現先上漲、后急跌、再回升的走勢。
中銀國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認為,在更多穩增長措施出臺之前,國內股票指數和債券收益率均底部震蕩,后續政策的加碼將帶來股指和收益率反彈。
中國保險資管業協會黨委委員、副秘書長張倩表示,當前,險資投資面臨多重變化:一是險資長錢長投的內在需求持續擴大;二是中長期資金戰略價值日益凸顯;三是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催生新的投資機遇;四是新會計準則重塑權益投資行為。同時,“政策護航”為中長期資金打通了配置路徑。2023年至今,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多部委推出政策組合拳,系統性打通長錢入市的堵點和痛點。
“展望后市,對權益市場持謹慎樂觀,看好結構性機會。”泰康資產總經理助理、權益首席投資官嚴志勇表示,預計在搶出口和財政支持下,短期經濟將保持韌性,中美關系對市場的影響有望較前期有所弱化。當前市場估值處于合理偏低區間,預計政策支持基調將延續,資金面維持弱平衡狀態。成長股與大盤股預計相對占優,港股雖面臨短期壓力但中期配置價值依然顯著。建議關注科技成長領域的AI算力、互聯網及國產替代機會,聚焦醫藥行業中創新藥與醫療器械復蘇相關標的,持續配置低利率環境下仍具吸引力的紅利資產,積極把握全球產業鏈重構帶來的出海機遇。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朱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