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打印機”能讓商戶與發起公司一起創業,共同發財?河南鄭州的八零速印科技有限公司這一“創意”創業,卻被眾多小商戶指稱是“套路”手段。多日走訪調查被安裝“共享打印機”的商戶,多名商戶提供的監控視頻顯示,業務員聲稱設備免費、合作分成。可事實上,一臺市場價千元左右的打印機,商戶們需支付的“設備款”則多達三四千元。一些商戶稱,在被業務員誤導下,不明不白地背上花唄借款,簽下合作協議,還被拍下“清楚”合作協議相關內容的視頻。
宣稱“免費安裝”“沒有押金”,免費提供打印耗材、售后維修,打印的收益雙方五五分成——這樣的“共享打印機”業務,聽起來商戶可以坐享收益。但實際上,在該模式中商戶從一開始就徹底淪為“輸家”。一方面,商戶在誘導下通過花唄“支付”的三四千元所謂“花唄額度”,是打印機真實價格的三到四倍,對方承諾的根據每月流水返還貨款,實則根本無法抵消所支付的額度;另一方面,商戶還要交出日常收益的一半。更進一步看,這種打著“共享”名義的打印業務,市場空間本來也就非常有限。基本上可以判斷,“共享”只是噱頭,套路化圈錢才是目的。
從涉事公司的操作手法看,為規避侵權風險,也是頗費思量。比如業務員推銷時,故意把實際支付設備款模糊為“占用花唄額度”;把合作協議中根據交易流水返還設備款,描述為“全部返款”或“釋放額度”等,模糊掉返款期限;不交代乙方可能因交易流水低最終只能返還部分設備款等。同時,還專門要求商戶錄下“知情”合作協議的視頻。很明顯,這一系列操作下,公司方面設計了一套精巧的避責程序,而把所有風險推給了商戶。
公開信息顯示,這類“套路深”的“共享打印機”業務,至少早在2023年就開始出現,且業務范圍也不限于鄭州一地。在回應中,涉事公司負責人表示,“可以讓商戶聯系公司,或者走法律途徑”。這樣的回應看似無懈可擊,但實際上也未嘗不是整套“業務模式”中的一環,即公司方面事先也非常清楚,商戶要通過法律手段維權,其實并不容易。
因此,面對這樣一種被眾多商戶投訴的疑似騙局,各監管部門應聯合把監管觸角前置。比如,有商戶稱,涉事公司負責人曾因同樣的模式被商家投訴欺詐,后相關公司已注銷。此外,該公司也于去年10月因“共享打印機”糾紛被媒體曝光過。還有商戶表示,此前就有不少商戶起訴該公司,“不過許多人都調解后撤訴了”。如若屬實,涉事公司可謂“前科”滿滿。那么,面對這樣糾紛不斷的高度疑似欺詐的業務,相關部門有必要依法對公司業務合規性作一個權威界定,并加大風險提示力度,而不能只是把壓力完全推給后期維權的商戶。
目前,鄭州市管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相關部門正在進行調查,將在職責范圍內依法處理。這是一種積極的姿態。但此事也再度提醒各方,對于各種“找上門”的生意,個人一定要擦亮眼睛,切勿隨意被忽悠。同時,監管部門也該開展常態化的反詐、反套路宣傳。像這樣的模式,之前就被曝光過,有關部門應該也受理過相關投訴,如果能夠引起警惕,并及時向社會公布相關風險,或許就能夠讓一些人免于上當,讓忽悠人的“坑”少一些。總之,一個正常的現代社會,不該讓套路大行其道,更不能對套路束手無策。
來源:光明網 作者:朱昌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