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券業掀起一輪“反內卷”研究熱潮,研報、路演、電話會層出不窮之后,有券商更推出了“反內卷”專題策略會。7月22日—23日,國金證券舉辦專題策略會,探討“內卷”破局之路:從國際經驗到中國方案、“反內卷”下鋼鐵新機遇等話題。公開數據顯示,7月以來,券商已“組團”發布了超300篇“反內卷”主題相關研報。有業內人士表示,“反內卷”專題策略會不僅能夠幫助關聯公司梳理出更具前瞻性的業務戰略,同時也為客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和服務體驗,預計這種形式可能引發更多機構跟進。不過,券商也需在熱點追蹤與差異化研究間找到平衡。
300余篇研報關注“反內卷”
7月22日—23日,國金證券舉辦“破內卷,迎新象”的“反內卷”專題策略會,會議議程聚焦反內卷下鋼鐵新機遇、大化工反內卷產品推薦等多個主題。相較于多數券商采取研報發布和線上路演的形式,這場“反內卷”線下主題策略會顯然更進一步。
回顧7月1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要聚焦重點難點,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明確多行業“反內卷”的信號。
隨后,多家券商圍繞“反內卷”展開研究,并發布研報、推進路演。Wind數據顯示,僅7月22日,就有方正證券、中信證券、華泰證券、中金公司更新含“反內卷”關鍵詞的研報。開源證券研究所更于同日更新了“反內卷”專題深度解讀。整體來看,僅7月以來的三周多時間,券業就發布多達328篇“反內卷”主題研報,行業較多涵蓋宏觀策略、化工、鋼鐵、有色金屬等。換句話說,券業平均每天就發布多達15篇“反內卷”主題研報。
同時,以“反內卷”為主題的路演會議及電話會更是接踵而至。Wind數據顯示,僅7月22日,就有國泰海通證券、長江證券、廣發證券、華福證券、申萬宏源證券、國投證券、興業證券、浙商證券等“接力”舉辦路演會議,行業涵蓋煤炭、農業、光伏、能源開采等。7月23日,還有國海證券、東興證券等券商預告“反內卷”專題路演會議。
經濟學家、新金融專家余豐慧表示,券商舉辦“反內卷”專題策略會,不僅能夠幫助公司自身梳理出更具前瞻性的業務戰略,同時也為客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和服務體驗。此外,這種方式也有助于加強行業內交流,共同探討解決行業痛點的方法。預計這種形式將會吸引其他券商的關注,并有望引發更多機構跟進。
內容仍需挖掘差異化視角
從研報內容看,各家券商從不同角度就“反內卷”帶來的影響給出了相關分析。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宋雪濤表示,對于市場來說,此次在財經委會議部署綜合整治內卷,政策高度和重視度毋庸置疑。長期來看,能有效提升產品創新能力、降低地方補助依賴度、調節上下游關系的企業,有望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
除國金證券外,7月21日,中信建投證券宏觀、政策研究、策略、新股策略、固收、金屬和金屬新材料、電新等研究團隊也共同推出“反內卷”主題投資展望。
在策略方面,中信建投證券表示,配置層面關注中報業績和反內卷主題,“反內卷”當前更多是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映射主題引發市場短期行情,政策力度尚不足以改變行業長期趨勢。多數板塊行情預計在概念熱度消退后重新回歸基本面,而在更有實質約束力的政策舉措落地后,“反內卷”這一橫跨多個政策約束力和執行路徑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后續各部委具體政策有望在今年9月前后集中出臺。綜合考慮產能周期的四個核心指標——產能利用率、毛利率、產能擴張水平、營收增速,看好后續“困境反轉”“產能擴張”兩個組合的投資機遇。
同樣聚焦策略,7月20日,華安證券在《反內卷和科技行情還能走多遠?》研報中也表示,宏觀數據顯示下半年經濟承壓,政策有望進一步發力托底,特別是“反內卷”政策高層級落地,托底房地產和刺激消費內需政策有望出臺,市場情緒進一步提振,預計市場仍將延續震蕩上行。
細分行業方面,國金證券電新首席分析師姚遙、國金證券建材建筑首席分析師李陽認為,光伏“反內卷”扎實推進。防水行業目前也具備同樣的提價契機,防水行業“反內卷”落到實處(漲價),企業盈利有望修復,建議關注防水龍頭。此外,水泥行業若完成實際產能與備案產能的統一,供給端將迎來實質性減量,相對短期錯峰,落后無效產能的有序退出更加關鍵。
整體來看,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高政揚認為,本次“反內卷”將主要影響產能利用率較低、產能相對過剩的行業,例如光伏產業鏈、鋰電產業鏈、新能源汽車等新質生產力領域,以及鋼鐵、水泥、玻璃、煤炭等傳統行業。預計隨著“反內卷”政策的持續推進,相關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有望逐步緩解,產能出清進程將加快,行業競爭格局有望得到實質性改善,企業盈利能力也將隨之提升。
從券商角度而言,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指出,券商密集聚焦“反內卷”主題,本質是市場熱點與行業競爭的雙重驅動。政策層面,中央明確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光伏、鋼鐵等行業迅速響應,市場對政策落地效果及行業影響高度關注。券商作為資本市場中介,通過研報、路演、專題策略會等形式搶占話語權,既是熱點追蹤的體現,也是行業同質化競爭的延續。不過,券商也需在熱點追蹤與差異化研究間找到平衡。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則表示,券商密集發布“反內卷”研報及路演,是市場熱點驅動與研究慣性的結果,有其合理性,但存在同質化、偽深度等問題,破局仍需回歸研究本質,挖掘差異化視角。
(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