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壽財險聊城市中心支公司針對冠縣櫻桃產業創設櫻桃全生命周期保險體系,以系統性方案應對農業風險的復雜性,通過政策精準性、產品多樣性、技術創新性,以保險護航特色農業產業健康發展。
共謀天災“兜底”策
樹果共保化風險
近日,山東聊城市冠縣東古城鎮田馬園村的櫻桃喜獲豐收,路兩側全是一個個櫻桃堆成的“小山丘”,來往客商不絕。“今年村民心里很踏實,因為不僅櫻桃長得好,關鍵大家入了保險,心里有底。”田馬園村黨支部書記田英沖說。
20世紀九十年代,田馬園村開始櫻桃規模化種植,在其帶動下,東古城鎮櫻桃面積已達上萬畝。如今,冠縣全縣櫻桃種植面積超3萬畝,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早熟大櫻桃栽培基地。然而,2020年至2023年,風災、倒春寒、根腐病等各類災害對冠縣櫻桃產業造成連續沖擊,導致櫻桃種植戶連年損失,櫻桃產業發展急需破局。
冠縣財政局副局長沙增強稱,為加大對櫻桃等特色農產品的支持力度,保障櫻桃產業健康發展,2023年,冠縣發揮財金聯動優勢,由冠縣財政、林業、金融監管和運行監測等部門聯合中國人壽財險聊城市中心支公司,為當地櫻桃產業量身打造了財政補貼性櫻桃種植保險,推動市場化化解櫻桃產業風險。去年,在“保果”基礎上,該保險產品又加入“保樹”方案,進一步完善了櫻桃種植保險體系。
“我們在特色農業領域復制‘財政補貼性保險’模式,將自然災害納入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實現從‘災后補償’向‘風險減量管理’的轉型,為化解農業安全風險提供創新性解決方案。”中國人壽財險聊城市中心支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劉亮說。
據了解,中國人壽財險這款櫻桃(樹)種植保險是“一個產品,兩個方案”,既保櫻桃果,又保櫻桃樹。保險責任涵蓋周期內(一年),由于低溫凍害、雹災、風災、內澇、暴雨等自然災害,直接造成保險櫻桃樹的流失、掩埋、主干折斷、倒伏、死亡,以及直接造成保險櫻桃的損失,中國人壽財險都負責賠償。保險費200元/畝,其中縣財政承擔60%、果農承擔40%。最高保障金額6000元/畝,其中櫻桃樹4000元/畝、櫻桃果2000元/畝。當以上自然災害造成櫻桃樹和果實損失程度超過10%時,即觸發賠償。“農戶每畝拿80塊錢就能保一整年,確實很劃算。去年我們的櫻桃就入了保險,恰好因為倒春寒損失一部分,中國人壽財險來定損后,很快把理賠款打了過來,彌補了不少損失。”田英沖說。
“去年,我們為冠縣櫻桃種植戶賠付超97萬元。勘查定損后,理賠款基本一周就能到賬,有效降低了櫻桃種植風險,保障了種植農戶利益。”中國人壽財險冠縣支公司經理李合勇說。截至目前,冠縣已有近7000畝露天櫻桃投保這一定制性專屬保險。
撐起育苗“保護傘”
櫻桃保險成體系
為全周期護航冠縣櫻桃產業發展,今年冠縣財政局、林業局、金融監管和運行監測等部門聯合中國人壽財險又首創“櫻桃育苗保險”,延伸櫻桃產業保險鏈條,保障櫻桃育苗產業發展。
近年來,冠縣櫻桃育苗產業漸成規模,但風險也隨之顯現。山東冠優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組培原種數字化育苗繁育工廠項目是冠縣重點農業項目,公司依托植物組織培養和細胞工程技術,研發新品種、生產脫毒種苗,目前培育研發有櫻桃砧、草莓、藍莓、酥梨等品類,年繁育種苗達4000萬株。“我們每年組培2000萬株櫻桃苗,是全省產量最大的櫻桃育苗實驗室。其中,組培吉塞拉六號櫻桃砧木苗在國內占據40%以上的市場份額。在初代獲取、增殖培養、生根誘導階段,我們的櫻桃苗整體成活率在95%以上,在煉苗馴化、復壯期、成品苗階段的整體成活率在80%以上。”山東冠優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雄偉說。隨著組培苗生產數量的增加,育苗風險也在增加。
據張雄偉介紹,風險點主要出現在櫻桃苗從無菌實驗室移栽到室外的環境變化過程中。其中,高溫高濕易誘發雜菌蟲害,戶外移栽易受凍害,高溫和雨水影響、藥量控制不好也會導致苗子受損。去年因為倒春寒,地溫很低,該公司一些正在出芽的櫻桃苗被凍死一批,損失超20%。
“為櫻桃苗買保險是最好的兜底方案,可以平衡風險,減少損失,保障育苗產業穩步健康發展。”冠縣鄉村振興發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書博說。中國人壽財險這款“地方財政補貼型櫻桃育苗保險”是基于最近5年的歷史數據,根據實際種植密度測算設定。保障方案覆蓋風災、暴雨、雹災、火災、病蟲害等13類高頻風險,保障范圍從種苗馴化延伸到移栽成活全流程,風險覆蓋率相較傳統險種提升80%。
據了解,山東冠優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本次投保40畝(400萬株)櫻桃育苗保險,保費共40萬元(每株苗保費0.1元),其中企業支付40%,政府財政補貼60%,風險保障總額達800萬元。“保險期內,由上述13類高頻風險直接造成保險櫻桃種苗的死亡,且死亡率達10%(不含)以上,中國人壽財險將按合同約定比例賠償。其中,損失10%—80%之間的,根據馴化期、復壯期、成品苗不同階段,按比例(45%—100%)賠償;損失超80%的全額賠付。”中國人壽財險冠縣支公司經理李合勇說。
財金聯動護“櫻”紅
多層保障惠“三農”
隨著中國人壽財險聊城市中心支公司櫻桃全生命周期保險的成功推出,冠縣通過財金聯動模式,構建形成“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科技支撐”協同保障體系和多方聯動的責任閉環。冠縣金融監管和運行監測部門發揮統籌協調作用,牽頭整合政策資源、審定產品方案;林業局深度參與風險治理,精準提供近5年災害損失數據并組織動員育苗企業積極參保,筑牢風險保障基礎。“除前期啟動特色保險項目,后期我們也參與定損賠付工作,充分保障參保企業和農戶的權益。”冠縣林業局副局長朱金國說。目前,參保企業災害損失同比大幅下降,帶動育苗規模擴大40%,推動冠縣櫻桃品牌躋身全省前列。
冠縣政協副主席、財政局局長贠慶臣介紹,通過構建“財政補貼60%+企業(農戶)自擔40%”的保險成本分擔機制,冠縣財政資金撬動了社會資本,推動企業和農戶從“被動防災”轉向“主動投保”,實現風險防范意識與產業穩定性雙提升。截至目前,冠縣財政為櫻桃產業保險體系提供財政補貼144萬元。財政與金融深度融合,放大了財政扶持資金使用效能,達到穩定政府預期、提振種植信心、保障產業發展多重效應。
“我們聚焦完成產品精算模型開發、理賠服務標準制定及防災減損系統建設,推動特色農業產業可持續發展。”中國人壽財險聊城市中心支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劉亮說。目前,該公司已構建形成櫻桃“育苗→種植→采收”的全生命周期保障體系,不斷健全“櫻桃產業保險鏈”和多層次農業保險體系,為冠縣櫻桃產業提供風險保障6011萬元。
近年來,為健全多層次農業保險體系,中國人壽財險聊城市中心支公司在大力推行政策性農險產品的同時,積極適配聊城本地特色農業發展,開發地方財政補貼性及商業性農險產品,經營險種涵蓋小麥和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大豆種植保險、生豬養殖險、奶牛養殖險、地方財政補貼性肉兔養殖險、地方財政補貼性櫻桃種植險及櫻桃育苗保險、朝天椒種植保險、大棚種植險、小麥產量保險等,精準助力本地特色產業發展。目前,中國人壽財險聊城市中心支公司累計為207萬戶/次農戶提供90億元風險保障,支付賠款1.9億元,形成“基礎保障+特色創新”雙輪驅動的“三農”服務格局。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姚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