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25年5月8日在哈薩克斯坦東哈州拍攝的圖爾古孫水電站。 李任滋 攝
2025年以來,全球經濟在美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和破壞性關稅影響下步入復雜調整期,多國增長放緩。然而,中亞地區經濟活動依然活躍。得益于豐富的能源儲備、強勁的固定資產投資以及大規模工業與基建項目,哈薩克斯坦經濟增速顯著高于區域平均水平,全年有望達到5.5%。該國推行的多元化發展戰略與積極的對外經貿合作,正幫助其在全球經濟波動中展現韌性與活力。
增長強勁超越預期
3個月前,受全球油價下跌、周邊地緣政治緊張及主要貿易伙伴需求減弱影響,多家國際機構曾下調對哈薩克斯坦2025年經濟增長的預測。世界銀行預計該國經濟增速為4.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洲開發銀行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的預測值則在4.9%左右。
面對外界疑慮,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公開表示,2025年該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至少為5.5%,并強調這“并非雄心勃勃的目標”,為此“政府正在尋找各種經濟增長來源”。根據初步數據,2025年1月至6月,哈薩克斯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2%,各主要經濟領域均實現增長,交通運輸業飆升22.7%,建筑業增長18.4%,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交通運輸業的強勁表現主要源于鐵路和管道運輸貨運量大幅提升,二者占比分別為20.5%和19.6%。建筑業實際工作量指數攀升16.2%,道路、學校及鐵路等大型項目密集啟動,地方政府正加強協調以優化施工進度、提升效率。貿易領域表現活躍,今年前4個月增長7%,其中批發貿易增長7.4%,零售貿易增長6.1%。
哈副總理兼國家經濟部長塞利克·朱曼哈林指出,工業仍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今年1月至5月該行業增長6.4%,產值達23.805萬億堅戈。此外,前5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達18.2%,累計投資5.95萬億堅戈。政府通過國有控股公司巴特雷克渠道注入的融資規模預計達8萬億堅戈,約占GDP的6%,重點投向制造、交通和建筑領域,有力推動了投資結構優化。
中哈合作動力澎湃
2025年以來,中哈經貿合作取得跨越式發展,為哈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中國海關數據顯示,1月至5月中亞五國與中國貿易額創下398億美元新高,哈薩克斯坦穩居中國在中亞最大貿易伙伴地位。
中哈雙邊投資領域持續拓寬,迄今在哈注冊中資企業超5000家,中國對哈直接投資累計逾260億美元。雙方共建或在建合作項目超過200個,計劃投資總額超600億美元,覆蓋能源、礦業、化工、交通、農業、數字技術等廣泛領域。中國至歐洲的陸路貨運中,超80%貨物經由哈薩克斯坦運輸。2025年6月9日,中哈共建的里海集裝箱樞紐在哈薩克斯坦阿克套港正式啟用,年吞吐量將達6.6萬標箱,是目前里海沿岸規模最大的集裝箱樞紐。該項目有望開辟一條通往全球市場的快速可靠通道,顯著提升哈薩克斯坦作為核心過境國的吸引力。
哈薩克斯坦專家普遍認為,在當前復雜全球經濟環境下,深化與中國的合作對哈穩定發展至關重要。哈薩克斯坦科學與高等教育部科學委員會哲學、政治與宗教研究所政治研究中心主任艾達爾·阿姆列巴耶夫指出,中國將長期是哈國最大外貿伙伴,維持這一趨勢已成哈經濟當務之急。“哈中經濟聯系發展迅猛。”阿姆列巴耶夫分析,“與中國聯合生產在質量與成本上優勢顯著。西方技術昂貴且物流復雜,而中哈互為近鄰,成本更低。”
總統戰略研究所亞洲部首席專家阿麗婭·穆薩貝科娃表示:“我們期待深化對華伙伴關系,力爭將雙邊貿易額提升至1000億美元。雙方在交通走廊、能源和綠色技術領域的合作項目,正助力哈薩克斯坦成為區域價值鏈的關鍵整合者。”
深化改革應對挑戰
歐亞開發銀行國家分析中心高級分析師艾古麗·別爾迪古洛娃認為,投資支持、持續財政刺激、區域發展計劃及基建項目是哈抵消外部沖擊的主要手段。然而,在樂觀增長預期下,經濟過熱跡象初顯,通脹壓力加劇。截至2025年6月,哈年度通脹率達11.3%,歐洲開發銀行預測全年通脹率可能達到11.9%。
亞洲開發銀行哈薩克斯坦國家主任烏察夫·庫馬爾強調:“哈薩克斯坦經濟穩步增長。為確保可持續性,加強公共財政管理、改善財政治理以減少對國家基金的依賴至關重要。這些措施加上促進私營部門發展的結構性改革,將增強經濟韌性。”6月27日,哈國財政部長馬迪·塔克耶夫在議會兩院聯席會議上表示,政府將繼續通過財稅改革支持經濟,同時優化國家基金使用以防范潛在風險。
2025年5月下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代表團在哈薩克斯坦開展工作,訪問結束后向哈薩克斯坦政府就深化改革提出重要建議。一是維持緊縮貨幣政策,直至年通脹率接近4%至6%的目標區間。二是限制財政赤字和提高財政政策透明度。特別是限制經常性支出(主要是公共部門工資支出)的增長以及減少能源補貼,釋放的資金用于現代化公共事業基礎設施和發展綠色能源,目標是到2026年底將預算赤字降至GDP的4%至5%,并在中期內將公共債務與GDP之比保持在25%以下。三是結構性改革,將重點從石油轉向制造業,支持中小企業,投資綠色能源和數字化。四是關注社會民生,在緊縮政策的同時,實施定向轉移支付,擴大弱勢群體惠及范圍,等等。
盡管面臨全球性挑戰與內部通脹壓力,哈薩克斯坦憑借其資源稟賦、積極的投資驅動以及與中國等關鍵伙伴的深度合作,展現出強勁的經濟韌性與增長潛力。政府推動的多元化戰略和正在深化的結構性改革,特別是向制造業轉型、擁抱綠色與數字技術,為其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未來,能否有效平衡增長、控制通脹并落實關鍵改革,將決定哈薩克斯坦能否在動蕩的全球經濟格局中穩健增長。
來源:中國經濟網 賴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