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晚,北交所、全國股轉公司對證券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的執業質量情況進行了評價,并發布評價結果。結果顯示,103家券商中,申萬宏源以149.30的綜合得分位居榜首。排名前十的券商還包括:國投證券、東興證券、中信建投、中信證券、開源證券、國泰海通、國信證券、華泰證券、銀河證券。
近日,北交所在行業內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發行上市審核動態,對發行人及中介機構信息披露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同時通報自律監管實施情況,針對6家申報項目中存在的中介機構執業質量問題,記錄6次執業質量負面行為,涉及6家保薦機構。
前十榜單發生較大變化
據了解,證券公司執業質量評價體系主要包括專業質量得分和合規質量扣分,在基礎分值100分之上進行增加和扣減,最終以合計分值進行排名。
綜合來看,今年二季度合計分值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別為申萬宏源(149.30分)、國投證券(140.55分)、東興證券(134.60分)、中信建投(132.75分)、中信證券(124.80分)、開源證券(124.78分)、國泰海通(124.53分)、國信證券(122.60分)、華泰證券(121.73分)、銀河證券(119.24分)。
與一季度的評價結果相比,前十榜單發生了較大變化。申萬宏源綜合分數從一季度的第六位躍升至第一位,合并后的國泰海通也進入榜單前十,此外,國投證券、東興證券順利躋身前十。而東吳證券、國金證券、東方財富則跌出了前十榜單。
各家券商在細分業務上呈現出差異化情況。例如,在北交所保薦業務專業質量得分方面,申萬宏源、國投證券、東興證券以16分并列行業第一;在北交所發行并購業務專業質量得分方面,申萬宏源、東興證券的得分均達到了12分以上;在北交所做市業務專業質量得分上,中信證券以4.92分大幅領先。
北交所、全國股轉公司還給出了各券商在經紀和研究業務領域的專業質量分數。具體來看,經紀業務方面,綜合排名第11位的東方財富以16.74的得分居首;研究業務方面,開源證券以9.28的得分居首。
在合規質量扣分方面,東方證券在北交所保薦業務被扣12分,此外還在全國股轉公司推薦掛牌業務上被扣4分,綜合來看,東方證券最終的綜合得分已經低于100分,以96.46分位列倒數第一。民生證券在北交所保薦業務上被扣10分,最終綜合得分100.21分,位列第97。
6家券商執業質量被記負面
北交所在最新一期發行上市審核動態中通報了2025年上半年監管情況。2025年1月至6月,北交所針對15家申報項目中存在的信息披露違規、中介機構執業質量問題,采取公開譴責1次、出具警示函2次、口頭警示10次、要求提交書面承諾8次,涉及15家發行人、10家保薦機構、3家會計師事務所、1家律師事務所,23名保薦代表人、9名簽字注冊會計師、2名簽字律師等。
北交所針對6家申報項目中存在的中介機構執業質量問題,記錄6次執業質量負面行為,涉及6家保薦機構。針對在審項目開展現場督導或配合證監會派出機構開展現場檢查3次,涉及3個申報項目。
從通報的一則案例來看,某公司在問詢回復中披露,未簽署任何經銷協議,不存在經銷商管理制度,但該公司與2家公司曾簽署特許經銷協議、發放銷售權證。保薦機構未督促該公司在招股說明書及問詢回復中準確、完整披露銷售模式等相關信息。同時,該公司及其保薦機構還存在其他違規行為。
針對上述情況,北交所對上述公司及其董事長、董事會秘書、財務負責人,保薦機構、保薦代表人采取口頭警示并要求提交書面承諾的自律監管措施。
嚴把信息披露質量關
北交所披露的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北交所受理115家企業的公開發行并上市申請,上市委審議通過12家,證監會注冊通過7家,上市6家,融資金額(不含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為19.23億元。
再融資審核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北交所受理13家企業的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申請,2家企業的向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申請,證監會注冊通過5家,5家已完成發行,累計融資金額13.50億元。
有市場主體結合在審企業的業績表現就北交所上市標準是否發生變化提出咨詢,從北交所最新發布的發行上市審核動態文件的表述來看,標準沒有任何變化。北交所稱,符合前述上市標準且滿足其他發行上市條件要求的企業,可以依規申請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北交所嚴格按照前述上市標準開展審核工作。
北交所強調,為督促發行人及中介機構做好信息披露文件自查把關,結合前期信息披露方面的常見問題,提示關注基本信息方面的準確性、申請文件更新內容的一致性、財務信息方面的數據內容及格式準確性、財務數據勾稽關系準確性及合理性、信息披露內容齊備性和規范性等。
北交所表示,發行人及中介機構應依規做好信息披露文件的把關。對于信息披露文件存在錯誤情形的,將結合具體情形依規采取出具監管工作提示、記錄負面行為等措施,對情節較重的將采取自律監管措施或紀律處分。對于信息披露文件內容存在明顯瑕疵,嚴重影響投資者理解或者審核的,將依據審核規則的規定予以終止審核。多次發生相關問題的,將依規開展執業質量現場督導。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