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86歲的張奶奶跟著康復師做完晨間拉伸,踱步到樓下花園參加太極晨練;不遠處的醫療站傳來電子血壓儀的提示音,護士忙著為晨練的老人測量指標;活動室飄出唱紅歌的聲音,老人們正在為周末匯演排練;社區還有非遺剪紙“大咖爺爺”帶領其他老人創作剪紙作品……
這是大家養老社區里的尋常一幕。2024年7月,大家保險集團旗下“大家的家·天津泰安道城心社區”落成。2025年7月8日,該社區周年慶典在天津舉行。通過政企社協同、“服務+金融”深度融合的創新實踐,“大家的家”為推動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及銀發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個生動樣本。
天津市和平區副區長張健在周年慶典上致辭表示,“大家的家·天津泰安道城心社區”以實際行動踐行天津市和平區“金融助老提升行動”,為提升全區養老服務水平貢獻力量。和平區將加快構建“服務+金融”養老生態體系,充分發揮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在發展養老服務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希望社會各界共同凝聚養老事業發展的“向心力”,通過政企社協同、服務業與金融業融合,讓和平區養老事業既有溫度又有活力。
“在開業一周年之際,作為第一個建在文物保護建筑內的養老社區,在地方各級政府和有關單位、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下,‘大家的家·天津泰安道城心社區’將高品質養老服務標準與天津城市文化底蘊和在地煙火氣相融合,獲得良好的市場口碑及長者評價。”大家健康養老產業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楊寬表示,“大家的家·天津泰安道城心社區”開業僅10個月就基本實現房間滿住。
當前,我國老齡化進程加速。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97億,占全國人口的21.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達2.17億,占比15.4%。在這一背景下,保險業面臨雙重考題:如何將養老服務與保險保障有機融合?如何在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的同時實現保險業務創新發展?
大家人壽天津分公司銀保業務發展部總監郭磊以泰安道城心社區為例指出,通過精準觸達與深度服務,可有效推動保險落地,形成“服務促業務、業務反哺服務”的良性循環。
“在產業融合維度上,保險業憑借資金長期性優勢和長期布局的理念,可從兩個關鍵維度發力。”郭磊表示,一方面可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為養老行業基礎設施建設與模式創新注入動力;另一方面可通過持續優化服務供給,促進養老行業與保險金融深度融合,為銀發經濟健康發展提供持久動能。
作為醫養結合及養老金融的旗艦店,“大家的家·天津泰安道城心社區”通過搭載微醫互聯網平臺、鏈接區內頂級醫療資源,成為和平區內醫養結合的標桿項目。同時,持續提升養老服務水平,著力發揮大家保險養老金融產品研發、拓客、服務的核心樞紐職能,通過與屬地壽險、產險公司建立客戶互推、定制沙龍、金融基地等創新聯動方式,先后推出旅居、非遺、健康管理等受保險客戶歡迎的服務產品,獲得銀行、保險、中介、信托等各類金融機構高度認可。
據介紹,“大家的家·天津泰安道城心社區”將繼續以城心養老模式為核心,深化政企社協同、“服務+金融”融合實踐,在拓展養老服務邊界、提升服務品質的同時,持續探索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養老新路徑。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譚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