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山東半島最東端的威海市近期氣溫攀升至36攝氏度。高溫是海參養殖的天敵,海水溫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對海參造成損害。然而,見到威海市海參產業協會秘書長劉尊鵬時,面對近年同期少有的高溫他并不怎么焦慮。劉尊鵬稱,今年他個人養殖的海參剛剛參加了政策性海參養殖海溫指數保險,當海水平均溫度達到災害事件對應的指數時,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分公司將按照不同標準進行賠償。每畝最高可賠償1萬元,基本可化解實際養殖成本或市場價值損失。有保險保障為海參養殖“兜底”,劉尊鵬心里自然不會怎么慌亂。
有效解決可持續發展難題
“中國人壽財險通過數智賦能研發的這款海參養殖海溫指數保險,有效解決了長期困擾和制約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難題,這幾天養殖企業找我咨詢和申請投保的電話一個接著一個?!眲⒆瘗i說。
據了解,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分公司政策性海參養殖海溫指數保險6月下旬開辦以來,通過“政策+保險+科技”的運作模式,很快成為逐“藍”向“新”、賦能新質生產力的有效杠桿,深受養殖主體歡迎。目前,已承保6600多畝,承擔風險損失4000萬元。
威海市海洋發展局局長姜進軍稱,威海市三面環海,海岸線長968公里,海流暢通、鹽度均衡、水溫適宜,為海參生長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條件。近年來,威海市憑借區位優勢、政策引領與產業創新,發展成為全國最重要的刺參養殖地區之一,養殖面積30多萬畝,年產值70億元,被命名為“海參之都”。重點打造的“威海刺參”被評為中國名牌農產品、中國馳名商標、山東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隨著規模效益、知名度、社會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的不斷提高,海參產業已成為威海市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姜進軍接著介紹,該產業也面臨一個重要的瓶頸——面對海洋氣候多變帶來的環境和自然災害問題,一直缺乏科學有效的風險管理控制手段,各類養殖經營主體“靠天吃飯”的狀況始終沒有根本改觀。特別是海水溫度的變化,是海參養殖過程中面臨的最大風險點,高溫天氣成為產業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為此,威海市海洋發展局積極爭取財政部門支持,2025年試點開展了海參養殖海溫指數保險,并通過公開招標確定了由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分公司承保。專門劃撥200萬元海洋專項資金對養殖主體進行補貼,養殖戶和企業投保時只需承擔保費的50%,以放大專項資金使用的倍數效能,調動養殖企業投保積極性。
其實,針對這一關鍵問題,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分公司所屬威海市中心支公司早在2021年就進行了商業性海水養殖海溫、浪高、風力指數等保險的試點,但由于缺乏科技支撐和專項資金支持,理賠準確性和推廣面積沒能達到理想的效果。2024年7月8日,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分公司藍色保險發展中心在威海藍貝海洋科學中心成立,為該保險提供了新的契機和科技動能。在中國人壽財險威海市中心支公司的溝通協調下,威海市海參養殖風險管理聯合攻關項目組應運而生。由政府海洋、金融監管和藍色保險發展中心科技專家組成的項目組通過到榮成、文登、乳山、環翠等海參養殖重點區域實地調研,深入一線對接養殖主體,了解災害發生規律和風險保障需求,利用數智驅動提質向新,拿出了集“保防救賠”于一體化的綜合性保險解決方案——政策性海參養殖海溫指數保險。
數據分析實現風險量化評估
“藍色保險發展中心通過與智海海洋大數據應用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利用國內外權威海洋科研機構提供的海洋環境數據,將衛星遙感、氣象監測數據及再分析數據進行應用,對威海海參養殖區坐標點近30年數據進行回溯,將海表溫度數據與養殖區風險進行相關性分析,通過風險模型及精算定價,最終研發出個性化海參養殖海溫指數保險方案?!敝袊藟圬旊U山東省分公司藍色保險發展中心負責人何緒蕾介紹,“該方案的最大優勢,就是運用海洋大數據,實現了保前通過海洋風險區劃對海參的風險評估、保中借助預測信息對災害的前置預警、保后通過數據閾值設定對養殖企業的快速理賠,有效破解了水產養殖承保難、災害預警防范難、災后理賠難的問題?!?/p>
“水產養殖產業之所以缺乏科學有效的風險管理與規避手段,主要是由于水產品生長在水下,風險難以預估和控制、災害損失難以查勘確定,且容易發生賠付爭議和道德風險。近年來,我們突出金融創新供給,通過科技賦能研發海洋保險產品,積極助力海洋經濟發展,爭當海洋保險的示范者和引領者。”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分公司相關專業人士介紹,“政策性海參養殖海溫指數保險以海溫等氣象指數為依據確定理賠閾值,當投保養殖區域的日海表平均溫度超過保險合同約定的觸發值時,視為發生海溫災害事件,將根據海溫高低按約定標準和金額給予不同的經濟賠償,徹底走出了風險量化評估難的困境。”
在威海市海洋發展局了解到,該保險方案得到了市海洋發展、財政、金融監管、金融運行監測、海參產業協會等部門的高度關注,專門召開聯席會進行研討論證,對數智賦能水平、服務和保障能力給予充分肯定,在積極協助做好宣傳組織發動的同時,積極推進財金聯動落實落地。為了讓這一民心工程贏得民心,項目以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WMF)發布的海溫數據,作為確定投保地理區域內海溫災害事件的唯一依據,以確保理賠的權威、公正。
助推地方特色海洋經濟發展
威海市漁業發展局副局長王吉明介紹,該項目的保險期間為夏季高溫發生期7月1日至9月30日;每畝每份保險金額為2000元,投保人可根據保險海參的實際養殖成本自主選擇投保份數,累計保險金額不超過每畝1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海參參加保險后,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分公司藍色保險發展中心還通過自主研發的保險綜合服務平臺,利用以3S為代表的空間服務技術體系,接入全國區域第一手海洋環境數據資源,在大數據技術、云服務技術支撐下,為政府、行業協會、客戶提供海洋生態風險的場景化展示和各類海洋產業的深度數據支持。尤其是在風險預警領域,養殖主體可接入平臺鎖定自身養殖海域,獲取海溫、波高等20項海洋環境要素的實時信息和未來5至7天的預測信息,為當地整個水產養殖業風險預防與處置提供有力支持,助推地方特色海洋經濟蓬勃發展。
中國人壽財險威海市中心支公司主要負責人劉彬表示:“目前,威海市正在依托‘中國海參之都’‘中國海參交易中心’等優勢,打造涵蓋生產、加工、流通等一體化海參產業鏈條。我們將按照威海市委、市政府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整體部署,在做好海參養殖海溫指數保險提標、擴面的基礎上,通過數智賦能、財金協同,同步研發和推進海參育苗、海參加工、海參質量保證和海參品牌保護等系列保險方案,助推威海海洋產業經營與風險管理進入新質轉型時代,護航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p>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姚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