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當前面臨的挑戰在于如何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有效引導經濟實現長期增長。這不僅關乎內需和貨幣政策調整,更需深挖經濟發展潛力,將有限資源發揮出最大效能。
近日,一年一度的俄羅斯央行金融大會在俄羅斯圣彼得堡召開。來自俄羅斯央行、俄經濟發展部、國家杜馬(議會上院)以及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等2000多名代表,共同探討俄羅斯宏觀經濟趨勢及金融市場前景。俄羅斯央行金融大會已成為央行與金融市場討論俄金融發展問題的關鍵平臺。本屆大會表明,當前監管機構和市場之間就部分問題持“不同意見”。
會議期間,有關俄羅斯宏觀經濟趨勢及政策取向的討論備受關注。與會嘉賓就如何評估當前俄羅斯經濟增長態勢,以及如何引導俄經濟走上更優增長軌道展開了深入交流。
俄央行概述了俄經濟結構調整所需的條件。一方面,俄羅斯經濟發展亟需技術革新驅動。俄央行認為,俄經濟對外部制裁的結構性適應已基本完成,當前需推動技術驅動型轉變,包括引導人工智能深度融入醫療、金融、物流、教育等經濟發展和社會生產的各個領域。在俄央行行長納比烏琳娜看來,這不僅關乎生產自動化,更是生產方式與經營模式的根本性變革。另一方面,俄經濟變革需要支持平臺經濟發展,這不僅是技術應用,更涉及市場規則、生產與消費互動方式的轉變。此外,服務業增長也是俄經濟結構性變化的重要體現。俄金融界代表普遍認為,當前消費者更傾向于為獨特體驗和個性化服務進行消費支出。
關于俄經濟前景,納比烏琳娜表示,俄羅斯當前面臨的挑戰在于如何有效引導經濟實現長期增長。這不僅關乎內需和貨幣政策調整,更需深挖經濟發展潛力,發展供給側經濟學。她認為,這與生產力、生產效率及新技術應用密切相關。俄經濟需要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實現長期穩定增長,而當前最大的挑戰是將有限資源發揮出最大效能。
面對當前市場關切,納比烏琳娜就貨幣政策等關鍵問題作出了回應。值得注意的是,與會代表的發言凸顯兩方面現實:一是包括金融業在內的俄各界正就基準利率等關鍵問題展開熱烈討論;二是各界尚未就貨幣政策取向達成廣泛共識。
在基準利率問題上。俄羅斯儲蓄銀行董事會主席格列夫指出,當前主要問題是經濟放緩過快。他認為,俄央行實行的高利率政策是經濟放緩過快的主要因素之一。針對市場降息呼聲,納比烏琳娜表示,俄羅斯當前正首次經歷經濟從周期性過熱向周期性降溫的轉變,有必要將經濟降溫視為一個自然過程。現行高利率政策并非憑空而來,也非央行一時興起,而是對勞動力資源短缺等俄羅斯經濟現實挑戰的必然反應。過去兩年,俄經濟過熱,物價上漲過快,勞動力嚴重短缺,貨幣供應量年增速高達20%,這些指標在2024年底達到峰值。納比烏琳娜指出,當前實施緊縮性貨幣政策是不可避免的。她表示,如果通脹放緩趨勢持續,俄央行可能會考慮繼續降低基準利率。
在盧布匯率問題上,當前盧布匯率堅挺對抑制通脹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對財政收入而言卻是負面因素。盡管出口商希望盧布貶值,但俄央行認為,盧布匯率應平衡不同市場參與者利益,并以市場為基礎形成,而非根據特定需求隨意調整。面對眾多銀行和企業呼吁盧布貶值,納比烏琳娜指出,盧布匯率疲軟往往是經濟脆弱的標志,源于市場對本幣的不信任,而這并非央行所追求的目標。
會議期間,俄銀行業代表還分析了當前高通脹的成因。俄羅斯外貿銀行行長科斯京認為,巨額國防支出推高了通脹,同時刺激了部分行業發展。科斯京指出,討論經濟形勢時不應忽略俄羅斯正遭受約2.8萬項制裁的事實,這導致許多企業運營成本大幅增加,并最終轉嫁至商品價格。因此,他認為,俄央行當下的任務是在困難條件下尋求經濟增長與抗通脹之間的平衡,在此背景下,將通脹目標從4%上調至8%或許是合適的選擇,這可以降低對貨幣政策的苛求。有智庫專家表達了類似觀點,認為4%的通脹目標相當主觀且缺乏深層依據,因此,上調該指標具有可行性。不過,上述提議未獲俄央行支持。這也表明,在貨幣政策等關鍵問題上,俄羅斯央行與金融機構間仍有進一步開展討論的空間。
來源:中國經濟網 李春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