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首批“保險+期貨”試點項目的參與者,到綜合運行期貨衍生品創新助農方式的探索者,再到期貨助鄉村、促振興的中堅力量,浙商期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商期貨”)讓期貨為助農共富發揮更大作用。
近日,浙商期貨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近年來先后簽署黨建共建協議、搭建期貨惠農橋梁,從而打造“浙商紅”特色黨建品牌,用實踐探索給出了在黨建助農方面的答案。
2024年底,浙商期貨的鄉村振興工作仍未放慢腳步,平均海拔2620米的博什瓦黑村,既是彝族同胞的居住地,也是浙商期貨結對幫扶的重點村莊。“隨著黨建協議的簽署,我們也把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實現雙方的共同發展。”在結對幫扶簽約儀式上,浙商期貨相關負責人說道。以黨建為平臺搭建溝通橋梁,進一步破除資源約束、打通共享渠道,浙商期貨創新形成“黨總支統籌+部門落實+網點支持+村社協同”的工作鏈條,以黨建力量堅強護航鄉村振興行穩致遠。
“‘浙商紅’是浙商期貨高質量黨建的成果,也是浙商期貨數十年如一日支持鄉村振興、助力共同富裕的自然結果。”浙商期貨黨總支書記、董事長胡軍表示。
為了既抓好黨建又做好鄉村振興,浙商期貨下了一番“真功夫”,也是“長功夫”。浙商期貨項目團隊成員走進農田、走訪農戶、調研農企,為保障農戶收入定制方便好用的期貨工具,為助農增收提供完善的風險屏障,全力保障著農業產業的向好發展。
依托“浙商紅”特色黨建品牌,浙商期貨實現助農機制從“任務型”向“使命型”的轉變,形成上下聯動、協同發力的助農新格局,切實把黨的優勢轉化為實現鄉村振興的服務保障優勢,以“紅色引擎”加快助推共同富裕的實現。
自2015年“保險+期貨”試點項目以來,浙商期貨逐漸從“探索者”成長為“先行者”。服務26個省份,近千個“保險+期貨”項目,項目金額超百億元,惠及農戶超20萬戶,是浙商期貨歷年的成績與驕傲。
在助力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的方面,浙商期貨以創新把助農增收與提升農業串聯起來,為促進鄉村高質量發展提供周全服務,簽訂結對幫扶協議159個,開展專業培訓近200場,投入幫扶資金近1億元,協助銷售額超1.2億元。
以新疆紅棗為例,2022年下半年,外部因素嚴重沖擊著紅棗產業的發展,該新疆某紅棗企業面臨資金短缺與庫存貶值兩重風險。“浙商期貨的服務很專業,很快就給我們做出了好方案。”企業負責人表示。“倉單回購+套期保值”這一創新模式,是浙商期貨為其開展的個性化服務方案,通過單回購解決資金需求,同步進行的套期保值應對市場風險。最終實現融資4000萬元,額外盈利200萬元,浙商期貨向新疆紅棗企業交出滿意答案。
浙商期貨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以實干鋪路、用耕耘筑夢,奮力把期貨服務的“大寫意”落成精心為農的“工筆畫”,在金融強農之路上以高質量期貨服務支持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
(來源:證券日報網 作者:王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