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朱晶民 張杰)2025年種植季,工商銀行昌吉分行通過創新土地經營權抵押模式,為吉木薩爾縣某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發放300萬元“種植e貸”,成功破解農資儲備資金難題。這一創新實踐標志著農村“沉睡資產”正加速轉化為發展動能,截至6月末,該行已為13家農業經營主體發放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2287萬元。
金融創新擺脫融資困境。昌吉州作為新疆優質小麥主產區,近年來通過“村集體+合作社”模式推動規模化種植,但農資儲備期的流動資金短缺成為共性難題。2024年末,工商銀行昌吉分行在走訪中發現,吉木薩爾縣某合作社采用“農資采購、生產托管、田間管理、成本核算、統一銷售”五統一托管模式整合土地資源,卻因缺乏有效抵押物面臨融資瓶頸。為此,該行聯動當地農業農村局、農村產權交易中心,依托“e聚農寶”數字平臺創新推出土地經營權抵押融資方案:將合作社960余畝土地經營權進行合法登記,通過農權中心評估確權,破解傳統抵押物缺失難題,最終實現“隨借隨還”貸款落地。
“一品一策”服務鄉村振興。在首筆業務成功基礎上,工商銀行昌吉分行2025年深化“一縣一品”戰略,針對小麥、棉花、玉米等特色產業推出“一品一策”專項服務:一是場景化產品創新,開發作物專屬“種植e貸”產品線,實現融資額度、周期與種植流程精準匹配。二是全產業鏈支持,覆蓋“種收加銷”各環節,為607戶農業主體發放種植貸款7.32億元。該行普惠覆蓋面倍增,普惠貸款余額達26億元,較年初增長37%,惠及3440戶小微經營主體。“通過盤活土地經營權這類沉睡資產,我們讓村集體經濟的‘本錢’變‘活錢’。”該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構建縣域金融服務新生態。面向未來,該行將實施三大舉措:一是服務深度下沉,推動普惠服務向鄉鎮延伸,建立“線上+線下”協同服務網絡。二是產業鏈閉環管理,圍繞農業全產業鏈客群建立“一戶一策”融資臺賬。三是數字平臺賦能,深化與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合作,拓展農機、倉儲等新型抵質押場景。
金融“活水”精準滴灌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工商銀行土地經營權抵押模式的推廣,為盤活農村資源要素提供了可復制的金融解決方案,將為更多小微客戶注入金融“活水”,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