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已過,暑熱升級,高溫“烤”驗越來越嚴峻。眼下,我國中東部正在經歷今年以來最強高溫過程。這種天氣在帶來額外生活成本的同時,更是存在諸多潛在風險。對此,多位保險業內專家詳解了如何在高溫天氣下,通過合理的保險配置,為自己和家人織上“防護網”。
防中暑,人身保險這樣買
近期,北京遭遇“桑拿天”,副熱帶高壓導致持續高濕悶熱,可以說出門便可體驗進“桑拿房”的感覺;南方城市也未能幸免,深圳發布高溫橙色預警,相對濕度較高加劇體感悶熱;江蘇、浙江等地報告多起中暑昏迷案例。
高溫天氣對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尤其是對于長期在高溫環境下工作的人群、老人、兒童和孕婦等來說,更容易發生中暑情況,重則會進一步誘發其他疾病,甚至熱射病等重癥中暑可能會危及生命。
對于高溫天氣造成的中暑等風險,有哪些保險可以提供保障?奧優國際董事長張玥表示,對于白領一族來說,可以優先配置包含門急診責任的醫療險,覆蓋中暑引發的就醫費用;補充含意外醫療責任的意外險應對突發情況。對于室外工作者來說,可由雇主額外投保雇主責任險或團體意外險,轉移高溫作業風險。自己可以考慮配置醫療險、符合職業類別的意外險,需重點關注意外醫療保額。
值得注意的是,醫學上認為中暑是一種疾病,是由自身身體素質引起的、對惡劣環境的一種反應,不屬于意外狀況,因此中暑本身并不屬于意外保險責任。但如果中暑導致了摔傷,則屬于意外事故,通??梢陨暾埨碣r。
高溫“易燃”,這些財產險可保
高溫天氣也可能引發火災等事故,造成家庭財產損失,這時候家財險就能派上用場。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指出,消費者可以配置家財險,覆蓋高溫引發的火災、爆炸等事故造成的房屋、裝修及室內財產損失;部分產品可保障水暖管爆裂、電器損毀等風險。
因高溫天氣引起的車輛自燃事故并不罕見,據了解,車險綜合改革和新能源專屬車險推出以后,車損險和新能源專屬車險條款中都包含了相應的自燃責任。以新能源車險為例,中國保險行業協會2021年12月發布的《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示范條款(試行)》指出,因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含起火燃燒)造成被保險新能源汽車下列設備的直接損失,且不屬于免除保險人責任的范圍,保險人依照保險合同的約定負責賠償。
高溫天氣還可能導致農作物減產,也可以通過保險手段提前規避風險。北京劭和明地律師事務所保險律師李超提示,農險中有氣象指數保險,可依據溫度閾值自動賠付,如持續35℃以上天數等要求,進而無需保險公司實地定損。
雖然很多保險產品都覆蓋了高溫中暑所導致的醫療支出,或高溫導致的財產損失,但市面上很少見專門針對中暑的保險產品。李超對此表示,關于高溫中暑的個人專屬產品較少,多見于平臺贈險,如互聯網平臺的騎手防暑險。目前依然依靠傳統的醫療、重疾、壽險提供主要保障。中暑預防遠勝事后理賠,避免高溫暴露、及時補水、識別中暑前兆(頭暈、無汗)仍是首要措施。保險是事后補償,無法替代事前防護。
(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