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上午,湖南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在長沙召開。省委副書記、省長、領導小組組長毛偉明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論述,堅持高質量發展導向,聚焦抓好“十件大事”,力爭實現“三大突破”,更高水平、更高質量融入共建“一帶一路”。
近年來,湖南充分發揮“一帶一部”區位優勢,不斷擴大國際“朋友圈”,擴容經貿“合作圈”,擴展平臺“輻射圈”,推動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新格局。數據顯示,湖南與235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經貿往來,有國際友城120對、居全國第7位;去年對“一帶一路”沿線貿易額3185億元,較2013年增長4倍,累計直接利用外資額、新增境外企業數均居中部前列。這些數字的背后,是湖南主動對接國家戰略、深度參與全球合作的堅定步伐。
作為內陸省份,湖南一度面臨開放不足的瓶頸。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湖南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依托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戰略,湖南不斷優化開放通道布局,加快構建連接東西、貫通南北的立體化交通網絡。中歐班列、湘粵非鐵海聯運等物流大通道的開通,為湖南產品走向國際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撐。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岳陽城陵磯港等樞紐節點的加快建設,進一步提升了湖南的開放能級。
在產業合作方面,湖南緊扣先進制造業強省戰略,積極引導裝備制造、新材料、電子信息等優勢產業“走出去”,推動一批龍頭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布局生產基地和技術研發中心。三一重工、中聯重科、藍思科技等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設廠,不僅帶動了當地發展,也提升了湖南品牌的國際影響力。此外,湖南還通過舉辦中非經貿博覽會、中國(湖南)國際軌道交通產業博覽會等高端平臺,持續擴大對外交流合作,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會展品牌。
高水平開放離不開制度創新。湖南自貿區的設立,標志著湖南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長沙、岳陽、郴州三個片區立足自身特色,積極探索制度型開放路徑,在通關便利化、金融支持、營商環境優化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特別是在跨境電子商務、服務貿易等領域,湖南不斷創新監管模式,提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為企業“走出去”夯筑更加堅實的政策保障。
文化軟實力也是湖南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支點。湖湘文化底蘊深厚,岳麓書院、馬王堆漢墓、銅官窯遺址等文化遺產享譽海內外。湖南積極推動文化“走出去”,通過舉辦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加強媒體合作、推廣地方特色旅游等方式,向世界講述湖南故事、傳播湖南聲音。這不僅增強了湖南的國際影響力,也為深化人文交流、增進民心相通發揮了積極作用。
面向未來,湖南要繼續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一方面,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優質外資項目落地,推動本土企業與國際資本、技術、人才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加強區域協同聯動,深化與長江中游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的務實合作,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高地。
湘水悠悠,情誼萬里。湖南將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深度融入全球經濟體系,努力在共建“一帶一路”中展現更大作為,書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壯麗篇章。
來源: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