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巴西塞阿拉州佩森港集裝箱碼頭。王天聰攝
日前,世界貿易組織發布《貿易監測更新:最新趨勢》報告,對2024年10月中旬至2025年5月中旬全球貿易和貿易相關政策最新發展進行了評估。報告指出,當前全球貿易政策活動增加,主要貿易伙伴間緊張局勢不斷加劇。
報告指出,在統計期內,關稅水平急劇上升,貿易不確定性增加,區域沖突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共同導致了全球貿易環境波動和不可預測性增加。世貿組織發布《全球貿易展望和統計》報告預測,2025年世界商品貿易量將下降0.2%,2026年預計將增長2.5%。報告預測,服務貿易也將會受到商品貿易放緩和政策不確定性上升的負面沖擊。
在統計期內,世貿組織成員和觀察員記錄了644項關于貨物的貿易措施,反映了新貿易措施引入活動的增加。在各項貿易措施中,貿易救濟措施的啟動和終止占記錄措施的最大份額,達到46%。此外,報告還記錄了207項貿易便利化措施和141項包括貿易限制措施在內的其他貿易措施,后者的貿易覆蓋率預計達到2.7327萬億美元,成為自2009年世貿組織貿易監測啟動以來,在單一審查期間記錄的最高貿易覆蓋率。2009年以來,從覆蓋價值額度以及占世界貿易百分比來看,其他貿易措施的實施存量穩步增加,2024年,此類措施覆蓋的貿易額估計為2.959萬億美元,占世界進口額的12.5%,而受影響的出口貿易額為811.7億美元,占世界出口額的3.5%。截至2025年5月底,此類措施覆蓋的貿易額約為4.6041萬億美元,占世界進口額的19.4%,同比增加6.9個百分點。
報告指出,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一般經濟支持措施一直是貿易監測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世貿組織于2025年3月5日為準備貿易監測而提出的請求中,有34個成員自愿提供了有關100項一般經濟支持措施的信息,這一數字顯著低于2024年同期記錄的224項措施,這說明經濟支持措施雖重要,但總體而言,全球貿易政策重點似乎已轉向非金融干預措施,更具戰略性和全面性的政策所占重要性相應上升。
報告指出,自今年年初以來,美國采取了一系列雙邊和全球貿易措施,作為回應,一些經濟體宣布引入貿易便利化措施,而其他國家則實施或宣布了其引入報復性措施的計劃。其中,加拿大對美實施了報復性措施,歐盟也宣布了采取報復性措施的計劃,大部分措施都涉及關稅增加。報告預計,由于美國采取的一系列貿易措施以及貿易伙伴的回應,貿易緊張局勢將進一步加劇,導致全球貿易量下降。地區沖突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也可能對全球貿易環境產生負面影響。
報告呼吁,各國應努力減少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以促進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增長。應提高貿易政策透明度,以便其他國家和企業能更好理解和適應,并加強多邊貿易體系,以確保貿易規則得到公平有效的執行。各國還應尋求合作解決方案,制定和實施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貿易政策,例如促進可再生能源和清潔技術的貿易。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