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負責人紀敏在會上表示,人民銀行高度重視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金融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上海也是我國第一個自貿試驗區,在高水平對外開放方面,金融領域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人民銀行和相關部門一道作了一些梳理:
紀敏介紹稱,第一個方面是優化跨國公司的跨境資金池。今年年初,優化了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推動跨境資金集中運營管理政策不斷完善,支持他們靈活調劑本外幣資金,受到經營主體的廣泛歡迎。截至5月末,上海跨國公司設立跨境資金池數量達169家,集中外債額度達2468.3億美元,境外放款額度超過800億美元,均位居全國前列。
第二個方面是推進支付服務國際化。上海是國際大都市,人員往來非常密切,境外人員支付便利化也受到高度關注。主要通過支持境外的一些電子支付機構收購境內的一些持牌支付機構來做持牌經營,增加市場主體。同時,加強境外來華人士身份信息核驗服務,這個身份信息的核驗是確保支付安全的前提,加強這方面的核驗服務,便利境外來華人士在境內使用各種移動支付和賬戶服務,對境外人士來講,現在基本實現了“大額刷卡、小額掃碼、現金兜底”的支付便利化全覆蓋。
第三個方面是持續提升自由貿易賬戶系統功能。自由貿易賬戶是實現自貿試驗區跨境資金流動貿易投融資便利化的一個重要載體,為全面提升自由貿易賬戶的功能,研究了相關升級方案。同時,也支持上海浦東新區自由貿易賬戶立法工作,《上海市浦東新區促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賬戶業務發展若干規定》已經于今年3月份正式發布,上海自由貿易賬戶功能得到全面提升。
第四個方面是促進和規范金融業數據跨境流動。數據跨境流動是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的重要領域,人民銀行牽頭印發了《促進和規范金融業數據跨境流動合規指南》,進一步明確數據出境的具體情形以及可以跨境流動的數據項清單。根據實施情況及效果,會動態調整。在這方面,上海也走在全國前列,比如說臨港新片區發布了全國首批數據跨境場景清單,為長三角企業提供合規跨境數據傳輸通道。
第五個方面是拓展數字人民幣在對外貿易等領域的應用場景。在臨港新片區離岸貿易場景中支持數字人民幣創新應用,為試點企業開立數字人民幣單位錢包,通過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數字人民幣雙邊跨境合作等渠道開展離岸貿易的數字人民幣結算,并結合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等技術手段,進一步提升業務效率。上海無論是在數字人民幣境內使用還是跨境使用方面,規模、場景、種類都走在全國前列。
第六個方面是豐富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研究推動綠色債券以及ESG指數投資。這個方面主要是鼓勵金融機構強化綠色債券投融資,支持綠色信托、綠色租賃等產品在滬落地。支持金融機構在信貸、債券、股權等融資產品開發時,將ESG評級(這個E就是環境、S就是社會、G就是治理)納入到相關指數產品的開發和投資中,加大這方面的力度。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會同有關部門、其他的金融管理部門,在有效防范風險的基礎上,繼續支持自貿試驗區深化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和推動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一方面,在上海自貿試驗區進一步深化金融開放創新。另一方面,要加大“上海經驗”的復制推廣力度,支持數字人民幣創新應用等措施推廣到相關自貿試驗區,將優化電子支付服務等措施推廣到全國,為我國金融領域開放創新發展探索實踐路徑,積累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來源:中國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