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盧昕)做好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是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的集中體現。為深入貫徹落實全民反詐工作部署,工行甘肅省分行基層行堅持“金融為民”理念,將金融服務深度融入大眾日常生活,把金融知識普及到消費者心坎上。
守護百姓“錢袋子”
5月中旬,工行金川支行創新宣傳形式,線上線下齊發力,走進社區開展“警惕指尖陷阱守護錢袋安全”宣傳活動。他們通過“網點陣地+社區聯動”,筑牢反詐“防護墻”。支行大廳循環播放的反詐警示視頻吸引了眾多客戶駐足觀看,視頻通過真實案例、反詐情景演繹等,直觀揭露“虛假客服”“網絡貸款”等常見詐騙套路,強化客戶風險認知。同時,網點柜面、等候區及智慧柜員機等區域張貼“陌生鏈接不點擊,個人信息不透露”“不輕信、不轉賬”等醒目反詐標語。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反詐宣傳口號,讓客戶在業務辦理過程中潛移默化接受反詐教育。
線下活動,工作人員在社區廣場、晨練活動廣場等人流密集區域懸掛反詐宣傳橫幅,擺放精心制作的反詐知識展板,吸引居民駐足。支行員工向居民發放反詐宣傳手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講解常見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例,包括網絡刷單詐騙、冒充公檢法詐騙、虛假投資理財詐騙、養老詐騙等。特別是針對老年人群體,員工結合近期高發的詐騙案例,著重強調不要輕信陌生人來電、不要隨意點擊不明鏈接、不要輕易向他人透露個人信息和銀行卡密碼等關鍵反詐要點;針對易受騙人群,結合“保健品詐騙”“冒充熟人借錢”等典型案例,用方言“嘮家常”的方式講解防騙技巧,傳授朗朗上口的順口溜,如:陌生號碼一律不接、可疑鏈接一律不點、索要密碼一律不給等防電信網絡詐騙“八個一律”。
為增強宣傳效果,活動還設置了互動問答和情景模擬環節,讓居民們積極參與,解答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疑難情況,并通過模擬詐騙場景,讓居民親身感受詐騙分子的慣用伎倆,進一步提高防范能力。此外,工作人員主動幫助數余名居民下載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并詳細演示預警功能使用方法。
現場一位大爺表示:“以前覺得詐騙離自己很遠,聽了今天的講解才知道騙子手段這么多,以后可得多留個心眼。”此次反電詐宣傳進社區活動,進一步增強了社區居民的反詐意識和識騙防騙能力,織密反詐防護網,為構建平安和諧的社會環境貢獻更多力量。
筑牢校園反詐防線
為進一步遏制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高發態勢,增強在校師生反詐意識。5月16日,工行岷縣支行組織反詐宣傳團隊走進岷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為師生送去生動實用的“反詐安全課”。
工行岷縣支行工作人員以近期縣域內學生受騙案例為切入點,針對青少年群體的游戲交易、兼職刷單、冒充熟人、虛假購物等高發詐騙套路,深入剖析耐心講解,反復強調:“凡是要你轉賬、掃碼、輸密碼的,一律拒絕!”并現場演示如何通過銀行“賬戶安全鎖”功能攔截異常交易。同時,還通過情景互動,讓同學們在沉浸體驗中提升“反詐力”,千余名師生參與活動,反詐知識寓教于樂深入人心,為構建平安校園注入金融力量。
金融護航民俗文化
在極具隴東風情的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盛大舉辦期間。工行慶陽分行積極踐行社會責任,主動作為開展兌換零現金便民服務,以優質金融服務為文化節保駕護航。
文化節現場,該行在轄區內設立了醒目的現金便民服務點,擺放清晰的引導標識。工作人員身披綬帶,熱情地向過往商戶和游客宣傳現金兌換業務。同時,還向群眾普及人民幣防偽知識和反假幣技巧,通過發放宣傳折頁、現場講解等方式,讓大家了解如何識別假幣,增強防范意識,共同維護人民幣流通秩序。活動期間,累計為商戶和游客兌換殘損幣1574元,小面額現金8510元,發放各類宣傳資料1200余份,服務群眾達500人次。
金融服務暖人心
近日,工行蘭州西固東路支行聯合西固區工會,在以“奮進新時代,勞動創未來”為主題文藝匯演中,創新推出“文藝+金融”服務模式,通過惠民舉措與反詐宣傳相結合,為群眾送上“看得見、用得上”的金融服務。
活動現場,該行設立“便民服務專區”聚焦“一老一少”群體需求,提供精準服務,面向老年人詳細介紹第三代社保卡的升級功能及專屬優惠;針對年輕人,結合網購詐騙、游戲充值陷阱等案例,通過互動問答普及反詐知識。活動累計發放社保卡升級指南、反詐手冊80余份,并指導百余名群眾完成線上業務預約。
工行民勤支行積極響應新時代文明實踐號召,創新“法治+金融”模式,以民法典宣傳助推鄉風文明建設。活動重點聚焦婚姻家庭、繼承制度等民生領域,通過深入解讀民法典核心內容,案例解析及互動問答等形式,向群眾普及民法典中關于“高價彩禮”“鋪張喪事”的法律風險,闡釋過度消費可能引發的經濟糾紛,倡導群眾通過合理規劃家庭財務,規避法律與經濟風險,引導群眾樹立文明婚喪觀念,為鄉村振興注入法治力量,推動了鄉風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