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承載著廣大農民福祉,關乎國計民生,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歷史任務。郵儲銀行廣東省分行錨定“服務‘三農’”定位,以信貸精準滴灌、服務快速響應、政銀擔協同創新為抓手,為支農惠農注入強勁動能。2025年一季度末,該分行累計投放貸款近300億元,惠及農業主體逾7萬戶,涉農貸款余額突破1300億元,用金融之筆在南粵大地勾勒出鄉村振興的蓬勃景象。
保障春耕資金“不斷檔”
在享有“中國化橘紅之鄉”美名的廣東省化州市,化橘紅種植戶劉付育森正忙著疏梢保果。他感慨地說:“多虧郵儲銀行的245萬元‘南藥產業貸’,解決了育苗資金難題。”
據介紹,劉付育森從事化橘紅產業30余年,今年計劃擴大種植規模,卻因資金短缺舉步維艱。郵儲銀行茂名市分行深入調研后,通過“南藥產業貸”為其紓困,并設立化橘紅特色支行,為種植、加工、流通全鏈條提供專屬金融服務,讓“土特產”變身“致富果”。
200公里外的湛江遂溪縣,番薯種植大戶鄧某雄的800畝“西瓜紅”番薯迎來豐收。此前,他因土地租金、農資采購等資金支出一度倍感壓力。
郵儲銀行湛江市分行創新推出“番薯產業貸”,為其發放200萬元貸款,助力規模化經營。截至2025年3月末,該分行累計為番薯產業放款近5億元,惠及500余戶農戶,讓“小番薯”串起產業鏈,托起鄉村振興“大夢想”。
跑出金融服務“加速度”
“春耕像打仗,農機、人工、新設備處處要錢。”韶關仁化縣“扶溪大米”種植企業負責人鄧瑞庭眉頭緊鎖。作為仁化當地“扶溪大米”的重點種植銷售企業,在春耕備耕的關鍵節點上,該公司卻面臨著資金短缺的難題。
郵儲銀行韶關市分行信貸團隊聞訊而動,深入田間定制方案,迅速發放200萬元信用貸款。“從申請到放款只用了3天,效率太高了!”鄧瑞庭連連贊嘆。
這樣的“加速度”源于郵儲銀行“線上線下雙軌并行”服務模式。通過移動展業設備,農戶可實現“田間申請、線上秒批”,極大提高了貸款辦理效率,提升了貸款獲得的便利性,確保春耕不誤農時。截至今年3月末,郵儲銀行韶關市分行已向春耕備耕領域發放產業貸逾3000萬元,惠及27個農業經營主體,為地方特色農業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惠州龍門擁有優渥土地、清冽山泉、富氧空氣、豐沛陽光,孕育了龍門縣特色農產品——絲苗米,帶動一系列特色農業企業發展,龍門縣云鵬雙豐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豐魚”)就是其中之一。據了解,雙豐魚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聯合經營模式,輻射帶動周邊超2000戶農戶,助力農戶戶均收入增加2000多元。
在春耕大走訪中,郵儲銀行惠州龍門支行工作人員了解到,雙豐魚由于擴大生產規模、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無法短期回籠資金,造成流動資金緊張。為此,該支行第一時間安排人員對接調查,結合企業實際需求,為其推薦最適合的信貸產品,短時間內為企業發放1000萬元低利率信用貸款,幫助雙豐魚擺脫流動資金緊張困境。
構建支農惠農“新生態”
從2024年開始,郵儲銀行廣東省分行聯合廣東省農業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廣東省農擔公司”)正式拉開了銀擔協同戰“春耕”行動的序幕。該行動落實《廣東省財政廳等5部門關于進一步發揮農業保險、農業融資擔保作用支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通知》精神,發揮財政金融協同支農作用,引導金融資源支持廣東全面落實春耕生產的各項目標任務,打好“全年農業生產第一仗”。
按照行動方案部署,銀擔雙方將緊盯“春耕行動”目標,聯合政府、協會等多方渠道,獲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目標客戶名單,組織信貸隊伍下沉春耕生產一線,實施“三個全覆蓋”,即對春耕備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政策宣傳全覆蓋,對符合條件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做到需求滿足全覆蓋,對糧食生產全鏈條延伸全覆蓋。此外,銀擔雙方還聯合發布了重點服務和產品,給予農業經營主體最優惠的貸款利率、最優惠的擔保費率、最優質的金融服務、最優化的審批流程,共同打造“四個最優”服務,全力保障農業經營主體的春耕備耕資金。
在梅州平遠縣臍橙種植基地,企業主賴志剛正在查看新安裝的滴灌系統。他的780畝臍橙園是當地規模最大的種植基地,但升級設備的資金缺口曾讓他犯愁。郵儲銀行梅州市分行聯合廣東省農擔公司,為其發放三年期低息貸款,并辦理無還本續貸,讓“黃金果”掛滿枝頭。“郵儲銀行的服務真是及時雨,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賴志剛說。
韶關南雄市冠奕通糧食加工有限公司同樣感受到金融暖意。春耕時節,企業收購資金告急,郵儲銀行韶關市分行迅速對接,通過“農擔貸”發放250萬元貸款。“從申請到放款不到半個月,還無須抵押。”負責人徐石鳳笑容滿面。如今,企業年加工糧食超萬噸,帶動周邊農戶增收致富。
依托“政銀擔”風險共擔機制,截至目前,郵儲銀行廣東省分行已撬動220億元資金流向農業農村,其中“農擔貸”累計放款137億元,惠及近140條特色產業鏈。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