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6月13日發布公告稱,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將于6月16日以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4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期限為6個月。注意到,這是中國人民銀行首次在一個月內兩度啟用該工具。
6月初,中國人民銀行曾宣布開展1萬億元、3個月期買斷式逆回購操作。考慮到6月共有1.2萬億元買斷式逆回購到期,這意味著本月將實現凈投放。
在5月降準釋放約1萬億元長期流動性基礎上,6月買斷式逆回購加量,無疑向市場釋放出穩流動性的強信號。
“考慮到當下正處于政府債券持續大規模發行階段,且銀行同業存單到期規模處于‘高峰期’階段,此舉有助于維持銀行體系流動性持續處于充裕狀態,控制資金面波動。”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稱。
據華西證券宏觀固收團隊測算,6月9日至13日這一交易周,同業存單到期規模約為1.21萬億元,為歷史上單周到期量規模最大的一次。考慮到季末月銀行面臨考核壓力,可能會更傾向于在月末前完成必要的發行,6月中上旬同業存單仍面臨集中發行壓力。中國人民銀行公告開展買斷式逆回購操作,或意在緩解存單大額到期給市場帶來的心理壓力,防止資金面預防式緊張。
“6月經濟活動通常比較活躍,是傳統的信貸大月,融資需求往往有所增多。疊加同業存單大規模到期等因素,6月金融機構對流動性需求較高。中國人民銀行買斷式逆回購凈投放2000億元,向市場注入較低成本的中期流動性,有助于維護金融市場平穩運行,保障半年末市場流動性充裕。”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介紹。
此外,董希淼表示,從操作的時間點看,買斷式逆回購一般在月底公告當月開展的規模,而6月分別在月初和月中操作并提前公開操作信息,旨在加強引導和呵護,穩定市場預期和信心。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