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深化科創板改革 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八條措施》(以下簡稱“科創板八條”)發布以來,科創板新發布并購交易106單,其中60單順利完成;交易金額累計突破1400億元。
一批創新性、示范性案例相繼落地。科創板首單定向可轉債重組、首單“A控H”、首單“A吃H”、首單“H控A”、首單全面要約收購、首單吸收合并等一批標志性案例涌現,資產估值、交易定價、業績承諾等機制安排日趨市場化、多元化。亮眼成績的背后,是政策創新與市場活力的互融互促,也是科創板服務國家戰略、推動產業升級的生動實踐。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科創板八條”為科創板的改革再出發指明了方向,為科創板市場的并購重組注入了強勁動能。并購重組政策工具箱的持續豐富,讓市場各方真切感受到“制度紅利”帶來的便利與效率,政策賦能正在轉化為市場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數據是最有力的證明。“科創板八條”實施后,科創板并購市場呈現出“量質齊升”的良好態勢,新發布的106單并購交易均為具備協同效益的產業并購。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開年以來,科創板并購活躍度持續攀升,新增披露45單交易,其中20單為現金重大重組或發行股份/可轉債購買資產。這類重大交易的單數,已經遠超2019年至2023年的五年單數總和。
上市公司控制權市場同樣活躍。“科創板八條”發布以來,已有12家科創板公司積極引入國有資本或產業資本成為控股股東,通過技術、市場、渠道等關鍵資源賦能公司長期健康發展。典型案例如半導體設備企業沈陽芯源微電子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引入行業龍頭國企北方華創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控股股東,雙方將全面共享供應鏈、研發、客戶資源;量子科技企業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獲中國電信集團旗下中電信量子集團入主,共推量子通信產業體系化發展。
在政策賦能加碼下,科創板并購市場的適應性、包容性不斷提高,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能級再上新臺階,各類創新型并購案例不斷涌現,為市場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樣本。
估值包容度的提升成為一大亮點。“科創板八條”發布以來,體現市場化估值水平、多元化估值方式、差異化定價安排的案例競相涌現。普源精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購標的評估增值率超900%,思瑞浦微電子科技(蘇州)股份有限公司并購標的采用市場法評估結果,充分展現出所屬行業的估值特點,目前兩單案例均已獲證監會注冊并落地實施。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購中山海濟的交易采用“Earn-out”機制,即在一定基礎估值上,設置基于未來業績兌現情況的估值上調空間,體現了估值機制方面的創新設計。
支付工具的創新同樣精彩迭出。除傳統的現金或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外,多家公司積極運用定向可轉債、定增募資、并購貸款、并購基金等實施并購。
科創板聚焦新質生產力領域,在助推產業并購方面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科創板八條”發布后的百余單交易均為產業并購。這些交易助力上市公司豐富產品矩陣、延伸產業鏈,正在半導體、生物醫藥等科技創新前沿領域形成強大的集群效應和示范效應。
在政策與市場的雙輪驅動下,科創板并購重組市場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不斷呈現政策創新引領、市場活力支撐、產業需求驅動的并購市場新氣象。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