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銀行濟南分行積極響應山東省銀行業協會關于2025年銀行業“普及金融知識萬里行”活動號召,以“守護重點人群、筑牢金融防線”為主題,在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九山鎮八一希望小學開展“財商小課堂”金融教育進校園活動。此次活動作為該分行“牽手小小金融志愿者,助力大山深處金融教育宣傳”項目的延續,進一步深化了金融知識普及的精準性與實效性,為提升青少年金融素養、培育誠信文化注入新動能。
針對山區青少年金融知識薄弱、風險防范意識不足的特點,浙商銀行濟南分行精心設計課程內容,通過“貨幣歷史演變+現代支付工具+防偽技巧+財商管理”四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建立基礎金融認知。課堂上,宣講員以“物物交換”“貝殼貨幣”為切入點,生動講解人民幣發展史;通過“一轉二摸三透光”防偽口訣,教授學生識別假幣;結合“儲蓄罐、消費罐、投資罐、分享罐”四類管理工具,引導學生樹立理性消費觀和財富規劃意識。此外,以真實案例“小華識破假幣騙局”為警示,強化學生對詐騙手段的辨識能力,切實筑牢青少年金融安全防線。
活動緊扣“凝聚誠信力量,共建信用基石”主題,將金融誠信教育融入課程設計。通過“手機支付與數字人民幣”的科普,幫助學生理解科技賦能金融安全的重要性;通過“分享罐”理念倡導,鼓勵學生以實際行動傳遞愛心,培養責任意識。宣講員還聯合“小小金融志愿者”,將課堂知識延伸至家庭與社區,組織學生向家中老人普及防詐技巧,并走訪周邊農戶家庭,面對面講解非法集資、個人信息保護等知識,推動誠信文化從校園輻射至基層,實現“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村子”的乘數效應。
近年來,浙商銀行濟南分行堅持“五進”服務理念和場景化宣傳教育模式,聯合地方教育部門、學校及社區,構建“銀行+學校+家庭”聯動機制。活動當天,該分行創新采用“寓教于樂”形式,通過“錢幣組合游戲”“真假幣情景模擬”等互動環節,將專業知識轉化為趣味實踐,提升學生參與度與知識留存率。接下來,該分行將依托“財富管理N課”數字化成果,將課程內容錄制成標準化教學視頻,供學校長期使用,為持續性金融教育提供資源保障。
此次“財商小課堂”活動是浙商銀行濟南分行踐行社會責任、深化金融為民服務的縮影。未來,分行將持續以監管要求為指引,聚焦“老少新”重點群體,創新宣傳形式、強化基層覆蓋,為提升全民金融素養、構建誠信社會貢獻銀行力量。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