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10月《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上市審核規則適用指引第6號——輕資產、高研發投入認定標準(試行)》發布以來,截至目前,共有9家符合標準的科創板企業提交再融資申請,且已有首批案例落地,帶動市場積極性顯著提升。
業內人士表示,該政策正有效破解“輕資產、高研發投入”企業的融資瓶頸,推動更多資源向技術創新前沿集聚。隨著更多科創板公司適用“輕資產、高研發投入”認定標準進行再融資,科創板將進一步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支撐科技自立自強的核心平臺。
支持上市公司增強創新能力
寒武紀6月5日公告,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申請獲上交所受理,擬融資金額為49.8億元。寒武紀在申報再融資時,適用“輕資產、高研發投入”企業認定標準,本次再融資募集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債務等非資本性支出的比例超過募集資金總額的30%。
這是“輕資產、高研發投入”認定標準發布后,科創板支持上市公司提升創新能力的又一生動例證。
寒武紀此次募集資金主要用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臺項目、面向大模型的軟件平臺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寒武紀表示,公司屬于具有輕資產、高研發投入特點的企業。科技創新需要持續進行大量的資金及人力投入,具有較高的研發投入需求。公司本次募投項目中非資本性支出的比例為87.25%,超過30%部分主要用于人員工資與產品試制費等,均為與主營業務相關的研發投入。
據不完全統計,自該政策發布后,包括剛剛受理的寒武紀在內,共有9家科創板上市公司按照“輕資產、高研發投入”認定標準申請再融資,合計擬融資247.96億元,其中迪哲醫藥、芯原股份已注冊生效,盛美上海、中科飛測、百利天恒、華峰測控、樂鑫科技、中科星圖和寒武紀等7家公司處于審核問詢階段。
助推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業內人士表示,科創板企業具有研發驅動、技術密集的典型特征,技術研發投入大、周期長,資金使用靈活度要求較高。“輕資產、高研發投入”認定標準的適用,有效提升了科創企業融資的便利度,進一步支持科技型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提升研發水平。
迪哲醫藥為該政策出臺后首單適用“輕資產、高研發投入”認定標準完成再融資發行的案例。“如未能認定為‘輕資產、高研發投入’企業,公司將面臨壓縮新藥研發項目投入和延緩國際研發生產基地項目建設的可能。這會降低公司核心產品的研發和臨床進度以及研發生產基地建設進度,削弱公司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的優勢。”迪哲醫藥首席財務官兼董事會秘書呂洪斌說。
呂洪斌介紹,在明確公司符合“輕資產、高研發投入”的認定標準后,迪哲醫藥主動對再融資規模進行了審慎調整,部分早期研發項目改由自有資金投入,將募投項目聚焦于核心項目的推進,將資源更集中地配置在確定性更強的核心項目上,旨在加速臨床推進和產業化進程,以期更早實現商業價值,最大化地回報投資者。本次發行也加速了公司國際化及產業化的步伐,各個募投項目正按計劃積極推進。
芯原股份是科創板市場第二單注冊生效案例。芯原股份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表示,公司在再融資申報、問詢階段,均與監管部門就“輕資產、高研發投入”認定標準事項保持了良好的溝通。監管部門幫助與公司類似具有“輕資產、高研發投入”特點的上市公司提高募集資金的使用效率,助力上市公司通過再融資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實現提質增效。
提升再融資審核透明度
受訪投行人士認為,該政策明確了“輕資產、高研發投入”企業的認定標準,提升了再融資審核的透明度和效率,為企業提供了更大的融資靈活性,進一步推動了科創板高質量發展。
具有“輕資產、高研發投入”特點的企業通常屬于不需要購置大量固定資產,而是將大量資金用于研發,以實現技術突破和產品創新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如半導體芯片設計行業、創新藥行業、人工智能與信息技術行業等。截至目前,符合“輕資產、高研發投入”標準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可能超過百家,但符合上述標準并提交相關再融資申請的科創板企業還不多。
對此,國泰海通證券投資銀行部TMT行業一部副行政負責人鄔凱丞認為,一方面,相關企業對再融資的計劃取決于自身經營的實際需要,不同公司有不同的融資節奏;另一方面,政策落地時間較短,企業和中介機構對相關標準的理解和操作可能仍在適應過程中。
為進一步優化制度,鄔凱丞建議監管部門繼續加強政策宣導,提供操作指引,幫助企業和中介機構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新標準,最終鼓勵更多符合條件的企業積極利用該政策工具。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