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場迎來多個積極信號:主動偏股基金倉位結束了連續3周的下行趨勢,公募自購力度持續加碼,百億級私募基金與保險資金的入市意愿也不斷提升。多路增量資金正在用實際行動,為市場注入“活水”。
據天風證券測算,截至5月23日,主動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倉位為83.94%,較5月16日提升了1.46個百分點,實現了連續3周下行后的首次回升。
同時,公募基金自購熱情持續升溫。5月27日,上海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將于近期運用自有資金1000萬元投資旗下產品東方紅核心價值混合。近期,招商證券資管、安信基金、富國基金等也宣布自購旗下產品。Choice數據顯示,截至5月28日,今年以來公募自購權益類基金金額已達到21億元,機構用真金白銀表達對市場長期價值的認可。
從新發市場來看,公募排排網數據顯示,5月26日至6月1日,全市場合計有37只公募新基金啟動募集,數量創下近7周新高,且權益類基金占比超八成。
股票私募在經歷4月上旬的“減倉潮”后,也逐步恢復理性。據私募排排網數據,截至5月16日,股票私募整體倉位指數穩定在75.16%,連續6周堅守在75%上方。其中,百億級私募倉位指數已連續2周上漲,并且在時隔5周后,再次突破80%的倉位大關,展現出對市場機會的積極捕捉。
除公私募機構外,作為長線資金的保險資金,入市動態也備受關注。今年1月和3月,金融監管總局批復開展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第二批試點,規模共計1120億元。5月,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進一步擴大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范圍,擬再批復600億元,為市場注入更多增量資金。
“2025年一季度,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近35萬億元,相較2025年四季度環比繼續增加1.67萬億元,后續保險資金或進一步入市。”信達證券分析師樊繼拓說。
截至5月22日,5月A股月度凈流入資金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為0.5%。總體來看,2025年以來A股資金仍保持著小幅凈流入的狀態。
“在美元信用趨弱的背景下,人民幣資產有望受益于全球資金配置的再平衡,疊加國內的產業突圍和制造業優勢,中國資產價值重估的核心邏輯仍在。同時,隨著一攬子金融政策持續落地,中長期看,存款利率調降有望驅動投資者的資產配置轉向權益資產,進一步為資本市場帶來邊際增量資金。”富國基金人士分析稱。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