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渭南訊(記者 李文斌)5月12日,渭南市白水縣工信局組織全體干部職工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專題學習。此次學習,旨在推動全局干部深入領會法律精神,為更好地服務民營企業、促進縣域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法律支撐。
會上,詳細介紹了《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出臺背景、意義和主要內容。這部于2025年4月30日經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自5月20日起施行的法律,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明確了民營經濟的法律地位,確立了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政策,從公平競爭、科技創新、服務保障、權益保護等多個維度為民營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民營經濟促進法》在支持民營企業科技創新方面也作出了明確規定,鼓勵有能力的民營經濟組織牽頭承擔國家重點技術攻關任務,開放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為民營企業提升創新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時,還強調了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保護,明確禁止利用行政或刑事手段違法干預經濟糾紛,為民營企業安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
會議強調,全體干部職工要深刻認識到《民營經濟促進法》對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認真落實省委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七大行動”,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實際工作中的行動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主動作為,積極幫助民營企業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法律規定的各項支持政策落地見效。加強對民營企業的政策宣傳和指導,引導民營企業依法經營、規范發展,充分發揮民營經濟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