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榆林訊 在如今電信詐騙手段層出不窮的時代,每一位市民都可能成為詐騙分子的目標,大家對守護好自己的 “錢袋子” 可謂憂心忡忡。不過,榆林市子洲縣公安局反詐中心的民警們用實際行動,為群眾筑牢了堅實的防線。
案例一:21萬現金險 “飛”,民警極速攔截
4月9日,子洲縣公安局反詐中心接到預警線索。收到線索后,反詐中心民警爭分奪秒,立即展開細致排查。當核查到賀某時,民警頓感事有蹊蹺。民警迅速添加賀某的微信,通過視頻通話查看現金情況。視頻中,民警看到賀某的21萬元現金裝在一個塑料袋里。至此,民警基本確定賀某正在遭遇電信詐騙。在詢問到賀某的住處后,民警一刻也不敢耽擱,立即前往。
當民警趕到賀某住所時,卻發現賀某已打出租車準備前往榆林市區。民警果斷責令其返回,賀某返回時隨身攜帶著那21萬元現金。經了解,賀某在快手上結識了一位自稱軍官的人,對方誘導賀某在一個WCG軟件上進行虛假投資理財。賀某按照詐騙分子要求,在銀行取現21萬元,正準備前往榆林市區將現金交給他人。好在民警果斷出擊、迅速行動,成功避免了被害人21萬元的損失。
案例二:2.8萬掃碼付款被騙,及時止損挽損
4月15日,曹某接到一個陌生電話。電話那頭的人聲稱曹某之前在無錫辦理的銀行卡,因身份證過期,銀行卡出現問題,需要打錢激活,否則將涉及違法犯罪。隨后,對方讓曹某點擊發來的鏈接并下載軟件,還發來二維碼讓曹某向京東平臺掃碼下單。曹某在慌亂中掃碼付款十余次,共計28000 元。過了一會兒,曹某的父親與曹某聊天時察覺不對勁,趕忙帶著曹某到反詐中心報警。
民警接到報警后,第一時間與京東平臺對接,詳細向京東平臺說明曹某被騙的情況。經過不懈努力,最終為曹某成功挽損22733元。
警方提醒
一、凡是自稱軍人身份誘導投資理財的,一律不信。
軍人有嚴格紀律規定,不會參與網絡投資理財推廣。詐騙分子常借軍人身份騙取信任,推薦高收益投資項目,實則是詐騙陷阱。若遇此類情況,務必保持警惕,切勿輕信轉賬,可通過官方渠道核實對方身份。
二、凡是要求郵寄現金到指定地點用于投資的,一律拒絕。
正規投資渠道絕無郵寄現金操作。此類要求違反常理,風險極大,一旦現金寄出,極難追回。當面臨這種投資方式時,應果斷拒絕,并及時向警方反映,避免遭受財產損失。
三、凡是陌生電話要求操作手機、下載不明軟件等行為的,一律掛斷。
陌生電話背后可能隱藏詐騙分子,以各種借口誘使你操作手機,如銀行卡問題需轉賬激活、下載軟件完成任務等。隨意操作可能導致個人信息泄露、資金被盜刷。接到此類電話,立即掛斷,聯系官方客服或警方確認,守護好手機安全與個人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