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kc0km"></samp>
    <ul id="kc0km"></ul>
    <strike id="kc0km"></strike>
    <strike id="kc0km"></strike>
  • <kbd id="kc0km"><acronym id="kc0km"></acronym></kbd>
    <code id="kc0km"></code>
    <noframes id="kc0km"></noframes>
  • 植此青綠

    2025-04-11 16:40:32 作者:任靜

    20250411101921036-67-53cb4.jpg

    喜歡一首歌,叫《夢田》:每個人心里有一畝田,用它來種什么?種桃種李種春風,開盡梨花春又來……

    讀小學時,特別期盼過植樹節,因為每到這天,學校都要組織學生們到小城周邊的山上去植樹。那天一整天可以不上課讀書,我們樂得逍遙自在,換上春裝,唱著隊歌,如脫韁的野馬浩浩蕩蕩涌向田野,爬上山坡。野外頓時歡騰喧鬧起來,到處都是撒歡的孩子們,扛樹的,挖坑的,提水的,忙個熱火朝天。故鄉的時令尚是早春,春寒料峭,萬物蕭瑟,大地枯黃,一株株青綠的小樹苗被我們栽成一排排、一列列,挺立著瘦小的身姿,仿佛站崗山頭的士兵。我們學著大人的樣子,給小樹苗培上一圈厚厚的黃土,以固水保墑,由衷地盼望它能快快長大,長成參天大樹。

    那時年少,根本不懂得植樹的意義何在,也從來沒有考慮過生態環境等高深的問題。像別的許多事一樣,只不過是湊湊熱鬧。植樹節一過完,植樹的事便被拋于腦后,鮮有人在意那些小樹苗是否存活下來。

    時隔經年,好友從故鄉來,我忍不住要探問故鄉事,當年的校園、當年的市井、當年的老師和同窗好友,一一問遍,臨完不忘問一句:當年我們栽在筆架山上的那些刺槐和針葉松,是否頑強地成活并長大?

    人在異鄉,才會最念千里之外的家鄉,親人、山水,飲食,直至一草一木。好友生活在故鄉,對眼前的風景當然熟視無睹。她對過往的記憶已是一片模糊,甚至奇怪地問我:咱們當初有過植樹造林的經歷嗎?

    那時節,生活在鄉村的人很少知道什么植樹節,但他們的生活卻與樹木休戚與共。我的鄉親們與樹為鄰,院子里、鹼畔上、坡洼處,到處栽種著柳樹、刺槐、棗樹和各類能結果實的經濟作物。春天來臨時,每個村莊都綠樹蔥蘢,清香四溢。

    鄉村當時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樹木竟然與村民訂婚娶妻扯上關系。相親時,媒人巧舌如簧,一般會向來看家的女方炫耀男方的家產,諸如窯洞幾孔,電器家具幾何,樹木若干,比如會提到有壯柳9棵、棗樹40棵、椿樹1棵、洋槐樹5棵、蘋果樹半畝。盡管樸實的農民說不出植樹的意義所在,但他們知道樹木可遮蔭涼,可賣錢,可打家具,可燒炕做飯,有的樹木還是經濟作物,年年可以用樹上摘下來的瓜果梨棗換來大把零花錢,滿足生產生活的部分需要。

    村里人信奉“保樹蓋荒山,不愁吃和穿”的硬道理,也始終深信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祖訓:“無災人養樹,有災樹養人!”從自覺自愿植樹這個角度來看,我倒是特別欣賞鄉親們這種實用且質樸的生存哲學。

    俗話說,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在新疆伊犁,柳樹被稱作“左公柳”。光緒元年,陜甘總督左宗棠在出兵西征的路途中,切身感受了大西北的荒涼。左宗棠的“大本營”沿“絲路”重鎮節節西遷,先駐平涼,次遷安定,再上甘州,后達肅州。面對滿目蕭瑟蒼涼,左公的耳畔時不時會響起詩人王維的千古哀嘆:“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而另一位邊塞詩人王之渙的“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更使左公愁容滿面。大軍越走越荒寂,左公心中的慨嘆漸漸化為要改變這種面貌的壯志——“自涇州以西至玉門,夾道種柳,連續數千里,綠如帷幄”,大軍在西進,道路一里一里在拓展,柳樹一棵一棵在栽植……左公以其過人的遠見膽識和造福后人的胸襟,改變了春風不度、楊柳不青的“絲路”舊貌。

    左公以種樹青史留名,造福后代。一棵樹,就是一塊不朽的碑;一行柳,就是一部傳世的傳。

    無獨有偶,另一位令我敬仰的是著名詩人柳宗元。我之所以敬仰他,也與植樹有關。比左宗棠幸運的是,這位唐朝刺史面對的不是荒涼的戈壁,而是九曲回腸、水流碧澈的柳江,一個得天獨厚的植樹場所。在廣西柳江堤岸上,依依垂柳被喚作柳州柳。時隔經年的這個春天,佇立灞柳橋畔,我的眼前恍惚出現了一位身著緋袍、儒雅親民的四品文官,帶著三兩仆從,在江邊埋頭插苗、培土、澆水……一行行搖曳的柳州柳很快拔地而起,綠蔭匝地。

    曾經聽過一個感人的故事。有個孩子要去遠方闖世界,母親沒有反對,只是在臨行前給了他一把柳枝,讓他一路走一路扦插。當時年幼的他并不理解母親這樣做的深意,不過還是照做了。很多年之后,這位游子突然開始想家了,想念守候在故園的母親。當他循著當年所插的柳蔭找到歸鄉路時,那位倚門盼兒歸的母親早已作古,但是她巧妙地用一把柳枝將兒子引領回故里。母親的智慧,令人感佩不已。在這個故事中,植樹的意義,不言而喻。種下一棵樹,邁出青云步,山籍樹而為衣,樹籍山而為骨。因了人間種桃種李種春風的生態大氣象,這棵嫵媚、溫柔、長情的樹,同樣也是韌性、雄豪、剛烈的樹,才能作為大寫意,烘托山精神,接通天地氣。

    責任編輯:陳平

    掃一掃分享本頁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久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之3| 九九热线有精品视频99|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免费动漫|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AV|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网页大全 | 日韩亚洲精品福利|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2020| 性欧洲精品videos|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一区二区| 高清免费久久午夜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蜜桃|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一坑| 午夜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AV|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小说| 久久精品免费电影|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视频二区国产精品职场同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福利院| 国产麻豆精品原创|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水果派 | 精品午夜福利1000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伦真实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乱子伦|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99热66这里只有精品一|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