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多層次、廣覆蓋、多樣化、可持續的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務體系正在加速形成,相關工作機制不斷完善、產品更加豐富。面對“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這一關鍵時間節點,險企紛紛表態,將扎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融入發展戰略。
自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以來,金融機構一直在積極探索如何圍繞“五篇大文章”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今年3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總體要求,并對重點領域進行了更具體的部署,保險業服務方向愈發明晰。
從上市險企近日召開的2024年度業績發布會來看,當前,多層次、廣覆蓋、多樣化、可持續的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務體系正在加速形成,相關工作機制不斷完善、產品更加豐富。面對“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這一關鍵時間節點,險企紛紛表態,將扎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融入發展戰略。
“2025年,中國人保明確提出‘建設一流戰略’。主要發展目標是‘五個一流’,即一流的保障功能、一流的經營績效、一流的綜合服務、一流的治理能力、一流的國際影響。”3月28日,中國人保集團董事長丁向群履新后首次亮相業績發布會。在介紹如何實現這一發展戰略時,她表示,總的來說,就是要扎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始終堅守“人民保險,服務人民”的初心使命,立足保險風險保障和資金融通的功能性質,聚力做保險業守護民生福祉的“領頭雁”、助力社會治理的“排頭兵”、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
新華保險也把“持續做優做強金融‘五篇大文章’”列為2025年工作重點任務之首。發布會上,新華保險董事長楊玉成表示,要發揮保險資金的優勢,深度參與銀發經濟發展,擴大保險服務供給,優化區域發展布局,做強做優投資板塊,打造行業領先的投資管理能力,鞏固提升資產端核心競爭優勢,將自身發展融入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
楊玉成強調,“不僅總部如此。我們要求各個分支機構的發展不僅僅是賣保單、賺保費收入,更要將自身的發展融入國家和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中去謀劃、去服務。”
事實上,近年來,保險業圍繞金融“五篇大文章”建立配套機制,打造創新發展模式,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對自身業務發展形成了有效支撐。
比如,中國太保總裁趙永剛就提到,“近年來,我們在科技金融方面加大產品創新,在科技資源集聚地建設科技保險中心,這讓我們在新材料的中試領域以及網絡安全領域均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保投聯動的新模式。”
趙永剛進一步表示,下一步,將推進保險和風險減量新模式,同時切實發揮耐心資本的作用,增加科技投資規模。
《指導意見》明確,到2027年,金融“五篇大文章”發展取得顯著成效,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融資可得性和金融產品服務供需適配度持續提升,相關金融管理和配套制度機制進一步健全。
對于下一步如何落實好《指導意見》的有關要求,各險企發布會上也陸續進行了表態。
中國人壽董事長蔡希良表示,下一步,將圍繞《指導意見》有關要求,結合主責主業,從三個方面持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一是突出保障功能,加強產品服務創新。二是突出耐心資本優勢,持續注入保險資金活水。三是強化數字驅動,不斷夯實能力基礎。
中國太保方面表示,著重布局綠色金融,致力于夯實綠色金融發展體系,在清潔能源、環境治理等領域加強合作;在生態碳匯和綠色供應鏈等領域,不斷完善綠色保險的產品體系。
科技金融方面,中國平安表示,將加大對重點領域的投資力度,核心邏輯是要結合國家政策和行業趨勢,立足保險資金運用規律,建立健全與耐心資本特性相符合、與服務新質生產力要求相匹配的中長期投資發展規劃和具體策略。主動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和先進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力度,構建與戰略資產配置相匹配的新型投資團隊和投資管理模式。
來源: 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