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發展又迎政策利好。12月13日,人民銀行等九部門印發《關于金融支持中國式養老事業服務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到,進一步推進商業保險年金產品創新。實際上,自相關概念落地后,發展商業保險年金便成為業內熱議話題。不過,作為養老金融業務,商業保險年金的經營也面臨著利率風險、長壽風險等一系列難點。
商保年金被連續提及
12月13日,九部門印發《關于金融支持中國式養老事業服務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再次明確,進一步推進商業保險年金產品創新。支持保險公司發揮養老風險保障和養老資金長期管理等優勢,創新推出具有投保便捷、期限合理、保障適度、安全穩健等特點的產品。
可以預見,在未來完善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的過程中,商業保險年金將是關鍵一環。
自10月份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大力發展商業保險年金有關事項的通知》,商業保險年金概念落地以來,發展商業保險年金便成為熱議話題。
調查發現,商業保險年金相關監管要求發布后,不僅有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印發相關通知,宣布推動商業保險年金發展、大力發展各類商業保險年金產品,保險公司也在積極通過官微等渠道加大對商業保險年金及相關產品的宣傳力度。
如上海發布《關于推動上海地區商業養老保險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表示,大力發展各類商業保險年金產品,探索對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保險產品創新,提升產品開發的定價水平。河北印發專項通知,指導銀行保險機構加快補齊第三支柱養老體系短板,細化8項具體措施,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養老保障和財富管理需求,大力推進商業保險年金發展。
當前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養老保障需求的上升,商業保險年金市場的發展潛力巨大。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管理學院碩士生企業導師支培元表示,為滿足市場需求,保險公司可以設計具有長期領取功能的年金保險產品,為不同年齡段的客戶提供生存年金、養老保障和差異化資金管理服務。同時,保險公司還可以探索將年金產品與康養、文化、旅游等服務相結合,提供更全面的養老服務解決方案。
仍需關注利率風險
作為養老金融業務,商業保險年金經營也面臨著難點。最突出的問題是,面臨著長久期資產短缺、利率波動帶來的風險等問題,近年來,受市場利率下行、資本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部分保險公司利差損形勢嚴峻。此外,長壽風險也不容忽視。
保險公司該如何分散風險優化收益,為民眾提供更加穩定、科學的養老保障?支培元認為,保險公司應該拓展投資渠道,尋找長周期、穩定收益的資產類別,如綠色基礎設施投資,均衡資產配置,以緩和久期錯配引發的資金流動壓力。為應對長壽風險,依據當代人口統計數據與醫療發展趨勢,動態調整個體壽命預估值,確保精算模型與時俱進,借助再保險安排、長壽衍生品交易等手段,將長壽風險社會化、專業化轉移,減少個體保險公司所承受的風險集中度。
從周期性、業務生態來看,保險業本身與養老產業有著天然的契合度。業內普遍認為,保險業可以通過提供“保險+服務”的方式,將養老金融與養老服務業融合,推動養老金融發展。
東吳證券研報指出,在老齡化加深背景下,銀發經濟市場空間巨大,而保險公司在養老保險產品供給、養老社區服務配套等方面已經具有較成熟經驗和生態布局優勢,同時可以發揮耐心資本優勢支持銀發產業發展。
(來源:北京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