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在其官方網站上更新了支付牌照注銷名單,其中北京銀聯商務有限公司的支付牌照已被正式注銷。這是央行在2024年內公布的第八張被注銷的支付牌照,顯示了支付行業正在經歷深刻的變革與整合。
截至2024年11月21日,央行已累計注銷了94張支付牌照,而當前仍在存續的支付牌照數量為177張。這意味著,支付行業的洗牌仍在持續,部分支付機構因各種原因已無法繼續維持其支付業務。
今年以來,已有包括深圳市銀聯金融網絡有限公司、深圳市深銀聯易辦事金融服務有限公司、銀視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廣州銀聯網絡支付有限公司、平安付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北京數字王府井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市金源信企業服務信息系統有限公司以及北京銀聯商務有限公司在內的八家支付機構被注銷了支付牌照。
值得注意的是,5月1日正式實施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對支付機構提出了更為嚴格的監管要求,包括同一實際控制人不得控制兩個及以上同一業務類型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等。這一條例的出臺,無疑加速了支付行業的整合與出清。
在已注銷的八張支付牌照中,多數服務于省內線下支付場景,而其中有五張是銀聯商務支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方入股的牌照。這顯示了銀聯商務在推進下屬控股公司整合方面的決心和力度。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北京銀聯商務有限公司的業務范圍涵蓋了北京市內的銀行卡收單、預付卡受理以及全國范圍內的互聯網支付業務。此次其支付牌照的注銷,是銀聯商務近年來整合下屬控股公司工作的一個階段性成果。而在此之前,北京銀聯商務的90%股權已公開掛牌轉讓,并以6605.95萬元的價格成交給了銀聯商務北京分公司。
支付行業的整合與出清,無疑將帶來更為規范的市場秩序和更為健康的行業發展環境。然而,對于部分支付機構來說,這也意味著更為嚴峻的挑戰和更為激烈的競爭。如何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保持競爭力,將是所有支付機構都需要深思的問題。
(來源: 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