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前,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首票進境展品——雅馬哈發動機公司的電動三輪概念車運抵上海,籌備在進博會上“中國首發”。從“頭回客”到“回頭客”,再到如今的“常駐客”“首發客”,不少企業像雅馬哈發動機公司一樣,以既熟悉又新鮮的陣容共赴今年“進博之約”。
全球首發、亞洲首秀、中國首展……自2018年首屆舉辦以來,進博會充分發揮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臺作用,吸引各國參展商亮出“十八般武藝”,一個個黑科技、一件件新展品、一項項新服務不斷涌現,進博會成為全球創新產品的聚集地,企業創新落地的引力場,見證開放與創新雙向奔赴。
當前,以創新為驅動、以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核心標志的新質生產力,正在全球產業版圖里形成新的吸引力。進博會不僅能夠讓全球頂尖的新技術、新產品在中國落地,也為中外企業在全球領先的解決方案和技術應用合作中搭建橋梁,讓全球產業和世界經濟發展與中國高質量發展實現同頻共振。
從數量上看,進博會已成為全球新質資源發布的首選地之一。前六屆進博會,已有來自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累計1萬多家境外企業參展,其中,首發首展累計2400多項,意向成交額約4200億美元。今年的進博會,也將有400多項具有代表性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首展首發。
從質量上看,進博會已成為前沿技術展示和產業發展趨勢的重要引領平臺。本屆進博會技術裝備展區首次設立新材料專區,汽車展區將聚焦無人駕駛、低空經濟、新型儲能等新興產業,升級打造的創新孵化專區首次聚焦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生命科學、制造技術四大賽道,展覽面積和項目數量均為歷屆之最。
進博會越辦越好、越來越火,一個重要原因是其背后中國超大規模市場蘊藏的巨大機遇。依托中國14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和成熟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越來越多的參展商在中國開設新門店、新工廠、新研發中心,實現了在中國的加速落地。
進博會年年辦、年年新,還要得益于進博會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唱,而是世界各國的大合唱。本屆進博會國家展共有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確認參展,其中有不少新面孔。同時,進博會一直以來還通過給予展位搭建、展品運輸和人員接待方面的優惠,便利最不發達國家參展,以實際行動為最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打開新的機遇之門。
可以預見,本屆進博會將依托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繼續推動“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續寫生動的“進博故事”。
(來源:經濟日報)